浙江地区初三自然科学第六册中考总复习之酸、碱、盐和氧化物复习教案(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doc
教学过程:
1、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电离过程不需要通电,书写电离方程式要注意质量守衡和电荷守衡,还必须配平
2、 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但是不能理解为电离时有氢离子生成的就是酸,NaHSO4 电离,生成的阳离子中H+,也有Na+,因此NaHSO4就不是酸类物质,而是酸式盐。
3、 碱是在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同样,也不能理解为阴离子中OH-就是碱。如Cu2(OH)2CO3,这个物质中的阴离子中都OH-,但也CO32-,所以它们都不属于碱类物质,而是碱式盐。根据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将碱分为可溶性碱,如NaOH,难溶性碱如Mg(OH)3,从碱的含义可知,碱的通性实质上是氢氧根离子的性质。
4、 盐可以看作是酸和碱中和的产物。由于中和反应过程不同,盐又可分为酸式盐如NaHSO4、碱式盐如Cu2(OH)2CO3和正盐Na2SO4。
5、 PH是对某种稀溶液酸、碱的定量表示,PH<7的溶液是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不能认为PH=0的溶液是酸性最强的溶液;PH>7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同样不能PH=14的溶液是碱性最强的溶液。这是因为当某溶液酸碱度较大时,是不用PH来测定。定量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常用的方法是PH试纸。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