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物质科学 1.1 物质的性质 科学中考.doc
第l节 物质的性质
考点梳理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物体的形状、温度、位置、状态等变化。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铁生锈、蜡烛燃烧等。
注意: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但有上述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电灯通电发光就是物理变化。因此判断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根据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2.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明表现出的性质。如:物体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光泽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的性质。如物质的酸碱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3.物质的密度
(1)密度:单位体积内某种物质的质量。
(2)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常用单位是克/厘米3。
(3)密度的计算公式:
水的密度:1000千克/米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情况下,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不同,因此可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当温度、状态或压强改变时,物质的密度常会变化。
(5)密度的应用
①利用
②利用m=
③利用V=m/
(6)密度的测量:
测量密度的原理是
4.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及对应的吸收或放出热量情况如图………………………………【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