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物质科学 3.4 力的基本知识 科学中考.doc
考点梳理
1.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①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力,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主动)和受力物体(被动)而独立存在。
②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有力的作用(如磁铁间的作用力、电荷间的作用力等)。
(2)力的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N”。
(3)力的作用效果
①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如伸长、缩短、弯曲等)。
②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指速度大小的改变或运动方向的改变)。
2.力的测量
(1)力的测量工具是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长。或者说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并有一定的测量范围 ——量程。
【思考】 最小刻度是什么意思?
3.力的图示
(1)力的三要素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思考】 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作用效果一定相同吗?
(2)力的图示
①用一根带箭头、有标度的线段表示力的各个要素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法。
其中: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尖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②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对比………………………………【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