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物质科学 1.3 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科学中考.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4-15 16:40:34

考点梳理

    1.溶液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混合物。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2)溶液的特征: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混合物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

    【注意】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必须明确只有指明a.一定温度;b.一定量的溶剂;C.对某种溶质而言,才有讨论意义。如对一定温度的NaCl来说是饱和溶液,而对于KNO3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还可继续溶解KNO3

    ②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或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一般来说:

    升高温度或加入溶剂

降低温度或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理解概念时要抓住以下4个要点:

    ①“在一定温度下:每种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都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个定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②“100溶剂里”(溶剂标准):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溶解量的多少与溶剂的量成正比。

    【注意】a.是l00溶剂,不是溶液;b.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指水。

    ③“达到饱和状态:即此时溶质的溶解量达到了最大值。

    ④“溶解的质量”(单位):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即质量单位:克。

    (2)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溶质、溶剂自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3)溶解性等级

    根据物质在室温(20℃)时的溶解度,将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分成4个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