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 科学中考.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4-15 17:13:36

考点梳理

    1.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探索和研究科学现象的过程,其基本的流程是: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设计方案→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评价与交流。

    (1)学习科学要乐于观察、善于观察。包括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观察。

    (2)在对各种现象的观察过程中注意养成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思维习惯,通常可提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3W”提问,即whathowwhy)等问题,同时应该注意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可探究性。

    (3)建立猜想和假设时要注意假设应具有可检验的特点,可根据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进行猜想,要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4)在实验设计中注意分析相关变量,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注意运用转换法将一些不易观测的量或现象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量或现象,如研究物体温度的变化时,将不易观察的温度变化转换为易于观察的温度计中液柱的升降。

(5)评价时不仅要关注结果,同时也要关注对探究的过程、方式和方法的评价。

 

    2.测量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该公认的标准量称为这个量的单位。测量的结果可用数据来表达,数据包括数值和单位两部分,二者缺一不可。

 

    3.长度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l=l×l0-3千米=10分米=l × l02厘米=1×103毫米=1×106微米=1×l09纳米。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选择刻度尺时,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最小刻度和量程的刻度尺.并不足最小刻度越小越好。

    (3)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时要注意放、看、读、记四个基本要领:放,即刻度尺要放正,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看,即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读,即先凄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记,即所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值和单位。

(4)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长度测量要注意采取化曲为直积短成长化薄为厚等特殊测量方法,如测量地图上两城市间铁路线的长度、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薄纸的厚度等。

    4.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及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主单位为。常用单位有分米3、厘米3等,液体和气体的体积单位常用升和毫升,13=1×l03分米=10×106厘米3l=l×103毫升,1=1分米31毫升=1厘米3

    (2)形状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通过测量相关长度再利用特定的数学公式通过计算得到,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利用量筒、水等工具通过排水法来测量得到,液体的体积可利用量筒或量杯测量。

(3)在使用量筒测嚣液体的体积时,要学会正确分析俯视或仰视对读数造成的影响,俯视时读数比实际值大,仰视时读数比实际值小。

 

    5.温度的测量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科学量。

    (2)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0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1℃

    (3)实验室中常用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液体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它们是根据液体(如酒精、水银等)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所以要使液体温度计正常工作必须保证工作物质处于液态。

    (4)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切勿超量程测量,否则会引起温度计玻璃泡的胀裂;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量物体要充分接触;待温度计里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应垂直于温度计并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或凸形液面的最高处)相平。

(5)体温计与一般的温度计相比。其玻璃泡容积大,玻璃管内径小,故其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小。另外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人体读数,但每次重新测量前应先用力甩一甩。………………………………【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