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6.绝缘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实验:找一个废灯泡,取出里面的玻璃心,按课本图连接好。常温下玻璃不导电,小灯泡不发光。用酒精灯给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玻璃变成导体,电路接通,小灯泡发光。这个实验表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化为导体。
其他的例子:
玻璃在加热的情况下可以变为导体。
木头在潮湿的情况下可以变为导体。
空气在强电力的作用下可以变为导体。
水在掺有杂质的情况下可以变为导体。
(二)电阻
演示实验:将导线AB代替灯泡连入电路1,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再将导线CD代替AB,接通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两次示数不同。
提出问题:上述两次实验,用的都是同样的电源,也就是说电压相同,那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大小为什么不同呢?
原来,导体能够通过电流,但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以金属导体为例,金属导体中定向移动的电子跟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而形成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在相同的电压下,导线AB中通过的电流大,表明AB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导线AB的电阻小;导线CD中通过的电流小,表明CD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导线CD的电阻大。不同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电阻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里,电阻的单位是欧母,简称欧,符号是Ω。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等。
1 MΩ=103 kΩ;
1 kΩ=103 Ω。
几种常用的电阻器。
(三)半导体
结合日常生活,介绍半导体的相关知识。
四、小结
不同物质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