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政治复习精品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7-31 08:25:40

第四、五课导学案

一、考点扫描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考情分析

意识的能动作用

浙江文综,344

福建文综,364

山东文综,254

宁夏/辽宁文综,204

海南单科,202

广东单科,3911

江苏单科,282

一切从实际出发

江苏单科,92

意识的能动作用

山东文综,284),8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江苏单科,312

广东单科,242

安徽文综,372),8

物质决定意识

广东文基,142

广东单科,152

 

 

三、知识梳理(一)

1、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方法论)

1)自然界是物质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反对“神创论”。

重要原理: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2)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②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等均是客观的。

3)意识的产生、内容和本质是客观的(下一课的内容)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4)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物质具有“可知性”:物质虽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人们能够认识它。

正确理解物质概念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①要明确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哲学上的物质所概括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具体形态除了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外,还有自己的个别特性。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否则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否则看不到世界的物质性。同时,还应看到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它们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②区分物质的“唯一特性”与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③不能把客观实在等同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征的抽象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两者的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5)世界是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原理: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③人的意识也是在物质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因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它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