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3、试卷总体难度为0.62,较为接近我省考试科目说明的要求(难度0.7)。其中容易题(难度系数0.86以上)3个,9分;较易题(难度系数0.85~0.71)6个,19分;中等难度(0.7~0.51)的题目6个,24分;较难题目(0.5~0.31)9个,28分。既没有太难的题目(难度系数在0.3以下),也没有太多的容易题(难度系数在0.86以上仅有6分的选择题),这样的题目较适合中等偏上的学生完成,对于高一级学校选拔学生是非常有利的。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
2、填空题
3、作图与简答
4、实验与探究题
5、计算题
四、试题中存在问题
1、填空题的16小题。此题抽样学生的均分仅1.02(多数为第一空答对了),对于第二空“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的差值跟电流表示数与R1阻值的乘积的比值是
2、作图与简答题的17小题,许多学生将设问中“请画出重力和支撑力F的力臂”理解为“请画出重力和支撑力的力臂”,教师们认为这样的表述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歧义,从多数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许多画错的学生都是将题意理解为重力、支撑力的力臂,发生了不应有的失分。
3、第四大题,教师们在阅卷的过程中,多数认为没有突出探究性,缺少开放性,难以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试题总体上属于较简单的题目,学生们所以在此题失分较多,大都是因为计算出错,并不是在实验原理或探究问题方面失分。
五、教学建议
1、认真学习、研究《物理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初中物理新教材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能得到探究物理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套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实用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一个“导演”、“设计者”、“协助者”、“引导者”。这种观点告诉我们,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才能适时给学生机会,由学生自己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进而塔起自己新的认知结构。
2、加强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一切物理思维的基本出发点,搞清楚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才可能在此基础上搭建出正确的物理知识的结构框架,从而形成正确的物理思维,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正确的思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进一步讲清、讲透概念、规律,不要怕浪费时间,在这方面“磨快了刀”,“砍”物理实际问题时才会有力。
3、教学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从试题中可以看出,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物理,中考试题的命题方向一定是会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将物理知识放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具有将身边的事转换为物理知识的能力,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提炼出物理问题,这样的教学不仅仅对学生解决中考中的试题有力,更有利于学生们在社会生活中将物理知识变成活的、有用的、有价值的财富,对学生们的终身发展有利。
4、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研究物理问题。让学生对物理问题有全方位的认识,避免从一个角度能解决问题,换一个角度就搞不清所以然了。举一个例子:中考试题的第14题,要求学生计算电磁波的频率,许多同学未能正确的计算出来,究其原因,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初中物理的非重点内容,多数学生吧波长、频率、波速的公式忘记了,如果教师教学中对于公式,能够引导学生从单位的关系中发现规律,那么,学生就具有了利用单位推导公式的能力,那么“波速=波长×频率”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出了。
5、物理新课程中要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把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物理知识和物理科学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相关课堂教学前后,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如观察光的传播、水的蒸发、水的沸腾等。“神舟”七号发射升空之际,布置学生收看电视并通过媒体收集信息,了解航天员的工作生活情况等。这样,学生手脑并用,探究兴趣盎然。总之,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转变,必然会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探索出适应新教材要求,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