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学案【北师大版八下】.doc
【学习目标】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使用说明】
1. 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 依据导学案知识梳理,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牢固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意义,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和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3. 将预习中遇到的难问题标识出来以备课上集体讨论、突破。
4. 建议20-25分钟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预习案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标记,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 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2、内容:
思想上:确立 、 的指导思想。
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组织上:形成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意义: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请思考: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2、内容:实行以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1)特点:“包产到户”
(2)基础: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
3、意义:①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②使我国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停滞的困境,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4、第一个:1978年冬,安徽省 18户农民立下了一张“分田到户”的字据。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