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大改造》学案 山东省文登实验中学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doc
自主探究
(一) 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
列问题。自己解决不的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达成共识。
1、首先看标题明确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
2、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遇到了什么新的经济状况?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危害?如何去解决?
3、阅读课文第一子目思考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的方式和结果;
4、阅读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找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政策及这种政策的意义。
5、理解三大改造的意义并指出改造过程中有哪些不足
(二)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这些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三大改造中对农业改造的原因:
2.三大改造的起止时间_______ __________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_________________ 成果:_________年底占全国农民总数96.3%约1.18亿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4.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_________________ 成果:________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__________ 政策:____________成果:________
6.三大改造中存在哪些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______制转变为______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______阶段。
※ 合作探究
1、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2、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采取赎买方式?
3、三大改造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那么请大家设想一下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怎样解决呢?
※ 拓展延伸
1.一位老人在去世前将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让他们每人把一根筷子折断。三个儿子都很轻松地做到了。然后,老人把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让三个儿子再试试。这次,三个儿子都未能折断。从上面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故事中的寓意和土改后农民经营方式的改变有没有相同之处?………………………………【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