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doc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分析美苏两国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的主要原因;
2、掌握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等的主要内容,理解美苏两国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
3、通过对德国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史实的了解,从而更加直观的理解美苏两国对峙的表现形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冷战的实质;
2、通过美苏两国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的分析,认识各项措施所产生的影响;
3、通过情景再现、史料研习等方式,认识美苏两国在“冷战”状态下的对抗和矛盾的激化对世界和平及国际关系造成的深刻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两极格局形成过程的分析,理解在冷战背景下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抗衡既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又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制衡,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状态。
重点难点
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言分析】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形成了“冷战”格局。
表现:在长期的“冷战”过程中,美苏两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但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
2、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3、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并出现了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表现:
(1)在美苏“冷战”过程中,西欧国家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并走向了联合的道路,实力日益强大。
(2)日本在美国的扶持和自身努力下,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3)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也日益强大。
(4)世界局部地区动荡不安,恐怖主义仍威胁着世界和平。
【导入新课】
英国前外相哈默斯顿的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的同盟关系变成战后的敌对关系。于是形成了二战后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
【讲述内容】
一、从盟友到对手
1、原因:
(1)雅尔塔体系确立:
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基础:美苏均势
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②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