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高一历史教案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前预习:
1、在美国_________计划的援助下,西欧经济迅速恢复。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为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一体化,西欧经济迅速发展。______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2、冷战爆发后,美国把日本作为远东的_______桥头堡,大力扶植日本。日本经济在1956—1972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_______的经济大国。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______________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_______外交。
3、随着西欧和日本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
4、_______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____________举行,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和宗旨,标志着不结盟运动兴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知识结构: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原因:二战后西欧西欧衰落,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随着西欧经济发展,强烈要求摆脱美国控制,只有联合,才能做到。
2、过程:形成: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
发展: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共同的农业政策、欧洲货币体系、科技合作。
政治一体化:欧盟趋势(1993年,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盟)。
3、影响:经济:发展迅速,成为美国竞争对手。
政治:独立自主,美国霸权地位削弱。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美国扶植;民主改革;重视科教;制定经济计划,国家干预经济;朝鲜战争。
2、影响:经济: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政治:改变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美日关系为主轴的全方位外交
3、格局:经济: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经济多极化。
政治:挑战美国霸权,冲击两极格局。
三、不结盟运动兴起
1、原因:摆脱美苏控制,维护自身独立
2、标志: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
3、原则: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含义: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和平共处。
5、意义:标志第三世界崛起,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课堂练习:
1、1967年,下列哪些组织合并成欧洲共同体组织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 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④北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经济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政治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3、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
A.美国的扶植 B.进行民主改革 C.重视科技教育 D.朝鲜战争的影响
4、有关不结盟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结盟的含义是消极的中立,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B.1961年诞生
C.反映了新兴国家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
D.它的兴起,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