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全册教学案.doc
课前检测:
1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是对哪一个重大事件的描述( )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英国的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
2马克思认为帮助欧洲“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的中国古代发明是: ( )
A.火药 B.印刷术材C.造纸术 D.罗盘针
课堂导学: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第一个题目,根据课本提供的材料,找出以下问题。
1、 必要性:
根本原因:
社会根源:
商业需要:
宗教因素:
2、 可能性:
主观:
客观:
练习1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是
①到东方寻找黄金 ②一切为了香料 ③生产力的发展 ④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填写表格)
航海家 |
航行时间 |
支持国 |
到达地点 |
|
|
|
|
|
|
|
|
|
|
|
|
|
|
|
|
练习2穿越大西洋、太平洋进行航行的欧洲航海家是
A.达·伽马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迪亚士
练习3 16世纪从英国到印度最近的航路是( )
A.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
B.英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印度
C.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土耳其——印度
D.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郑和下西洋 |
新航路的开辟 |
|
目 的 |
1、扬国威 2、获得外国的珍宝特产 3、加强与外国的联系等 |
|
|
性 质 |
政治行为 贡赐贸易 |
|
|
影响 |
消极 |
国力不堪重负 强化以我中心的世界观 |
|
积极 |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 |
|
练习3、(2006上海卷)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练习4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课后练习
1、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哪里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
A.非洲 B.美洲 C.亚洲 D.欧洲
2、世界市场形成的的直接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 包买主的出现
C.西班牙、葡萄牙进行殖民活动 D.商业资本的巨大作用
3、新航路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