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爆发》教学设计 全国历史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06 12:23:53

教学过程:

一、世纪之痛——回顾日本侵华史,揭开历史的伤疤

设计:从亚洲地图中,引出和中国一衣带水的弹丸小国——日本,简要回顾日本侵华史,揭开历史的伤疤。结合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也是中国抗日战争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纪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回到70年前抗日战争的爆发。

意图: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本课的学习,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日本一个弹丸小国为何还敢侵略地域辽阔的中国,原因何在,为下一步学习七七事变爆发的原因作铺垫。

二、亮剑——抵抗暴力

(一)七七事变的爆发和原因

设计:教师首先根据示意图讲解七七事变的爆发,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爆发的原因。 “从国家实质上的分裂给日本以可乘之机”这一原因引出当前的台湾问题。

意图:以史为鉴,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只有国家统一才能战胜一切敌对势力。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

设计: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促成、正式形成三个阶段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课文,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阶段作总结归纳。

师: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中国社会各阶级最终联合起来了!国共两党共同合作,毅然亮剑,抵抗暴力。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总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过程。

生:阅读、分析课文,并归纳总结。

意图:落实教材知识点,将零散而又不难以理解的知识以阅读课文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正面战场

设计:为了解正面战场的作战,首先引导学生观看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地图,简要介绍日军的进攻和国民政府的防御方针、几次重大战役作战情况。动画显示:日军的进军路线及一些主要战场。

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解、看视频、图片、朗读等形式,学生能全面了解正面战场抗战,直面感受战争残酷和中华民族英雄的拳拳报国之心。

师: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战略目标是速战速决, 企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

1、淤沪会战:简述上海的战略地位、日军的图谋和国民政府淞沪会战的计划和意义。师:国民党调集重兵英勇抵抗,发起淤沪会战。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妄想以"速战速决"来实现其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

2、南京大屠杀:通过观看南京大屠杀视频和图片,直面感受日军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给学生以巨大的心灵震撼。

师:①由于战略方针的失误,加上敌我力量悬殊,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随后日军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为期6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展示视频和图片) ②然而中国人的善良和宽容仍没有唤醒日本右翼,他们颠倒黑白,否认南京大屠杀。(展示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照片。)③为了更加公正的看待南京大屠杀,引入著名的《纽约时报》中的一段英文史料。

意图:①选取播放日军残忍对待婴儿的视频,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民族的屈辱,引发悲伤——愤怒——深思。②通过分析目前日本对待侵华史、南京大屠杀的态度,使学生认清到当今国际社会的形式,以史为鉴,面向未来。③阅读英文史料,采用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和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3、太原会战:简介山西的战略地位和日军的企图,播放平型关大捷的视频资料,朗读国民党军长郝梦龄将军的遗书,感受抗日英雄的爱国激情。

师: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屠杀所吓倒,太原会战期间国共两党精诚团结,英勇抗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强调知识点:太原会战是国共两党团结抗战的典范;平型关大捷是抗战的首次胜利。)

意图: 通过播放战争场面的视频和对抗战英雄郝梦龄的介绍,以点概面,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民族面对强大敌人的进攻勇于亮剑的精神。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