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04 09:30:29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概括并理解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了解并掌握经世致用的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并掌握“工商皆本”思想产生的背景。了解并掌握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内容、影响。

2、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经世致用的含义。学会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学会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认识进步思想家们反封建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培养学生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思想观念。通过对“亡国”、“亡天下”内涵的区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难点: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背景。

学情分析:

本节课知识学生初中阶级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学生对理论思想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低,为此本节教学应将课本内容通俗化、简单化。使其更贴近学生。

教学过程:

一、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2、君主专制加强,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3、文化专制、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因循守旧、走向僵化。

4、西学东渐,近代科技的传入使一些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追求个性发展,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和反思。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1、背景:(1)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了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2)商品经济冲击社会风尚,盛行拜金逐利风气,传统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不少士人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解放。

 2、思想主张:

(1)否定孔孟权威,鞭挞程朱理学。

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伦,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

(2)抨击道学伪善,批判礼教纲常,强调个性自由发展。

【道学:宋代儒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的哲学】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逐利拜金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尊奉礼教的士大夫们鼓吹“存天理,灭人欲”,从思想上扼杀这些叛逆理学的“异端”意识。

李贽极为痛恨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维护传统礼教的卫道士,指斥他们借道学这块敲门砖,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而不应该被强迫顺从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