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 历史试题(有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信史是指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据此,中国的信史时代应该开始于
A.炎黄时期 B.夏朝 C.商朝 D.秦朝
2.《论语·学而》里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由此可见,孔子仁的学说的起点是
A.人性本善 B.血缘关系 C.宗法等级 D.君臣尊卑
3.百家争鸣是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下列思想家中明显吸收了别的学派思想的有 ①儒家的荀子 ②道家的老子 ③法家的韩非 ④墨家的墨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董仲舒说:“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致于骄;贫者足养生,而不致于忧。以此为度,而均调之,使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董仲舒的观点主要着眼于
A.消除贫富差距 B.保障财政收入
C.维护统治秩序 D.改善人民生活
5.西汉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前不预知。光谓:“此内朝事也,无关外朝也。”这表明当时的丞相
A.已完全失去位尊权重的地位 B.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削弱
C.已失去了皇帝对他的信任 D.开始接受内朝官员对他的监督
6.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下列诗句反映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开始发生变化的是
A.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C.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7.“草市”的盛衰直接反映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下列对“草市”评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离城镇相对较远,由政府规划形成 B.南北朝时期设“草市尉”对其进行管理
C.唐代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D.宋代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8.宋代中央机构和官制较为复杂,有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下列关于其职责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 B.枢密使总理全国财政事务
C.三司使相当于副宰相 D.同平章事是中书门下的长官
9.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A.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海上丝绸之路可通中东 D.商帮兴起,会馆大量出现
10.北宋建立不久,太宗赵光义就对宰相说:“井田之制实为经国之要道,后世为天下者,不为井田,则贫富不均,王化何由而行?”宋太宗讲这番话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A.农民起义连绵不绝 B.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
C.受儒家崇古的影响太深 D.少数民族南下威胁统治
11.清朝康熙皇帝曾为一位思想家撰写一幅对联:“集大成而绍千年绝传之学,启愚蒙而定亿万世遗承之规。”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12.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印刷技术发展史的相关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 B.《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
C.元代王桢发明了铜活字 D.印刷术经由阿拉伯传到了西方
13.“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事业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14.清朝的雍正皇帝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是很有作为。下列关于雍正皇帝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 ②设立军机处,提高行政效率 ③曾经短暂地实行所谓对外开放 ④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梁启超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下列史实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有 ①实业救国口号的提出 ②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展开 ③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蒋总统集》第一册,台湾国防研究院等编)这一状况可能出现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7.1928年,全国反日会在上海总商会举行会议,通过了拒绝买卖日货、拒绝使用日钞、拒绝搭乘日轮的决议。导致这一决议出台的历史背景是
A.“二十一条” B.巴黎和会 C.济南惨案 D.九一八事变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以股息发放工资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农业生产贷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19.新中国初期实行的一些原则、方针,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是
A.外交上“一边倒” B.结伴而不结盟
C.民族区域自治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0.古代罗马万民法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 ①罗马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 ②外事裁判官的司法实践 ③对外邦人法规的广泛借鉴 ④平民与贵族的不断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下列对联邦体制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A.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
22.据统计,从1929年到1930年,苏联农村中的牛减少了2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余粮收集制 B.农业集体化 C.新经济政策 D.优先发展重工业
23.上个世纪欧洲曾两度在和平时期形成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它们正式形成的标志分别是 ①三国协约建立 ②三国同盟建立 ③华约建立 ④北约建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