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三.doc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探究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现实作用。
过程与方法:
列表归纳总结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运用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过程,认识毛泽东思想是从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并经过以后的实践检验证明了其正确性,说明理论来源于实践且指导实践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并进而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
2、通过引导学生对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纵横历史,他是目前最伟大的人。他是民族英雄,因为他是有骨气,不论是多么强大的敌人,他都敢于斗争。他最有智慧,因为他在无数仁人志士中探索民族独立的失败中,找到了成功之道,他与人民心贴的最近,因为他处处为人民着想,他最能称得起是人民的公仆,因为他从不谋取私利,他永远活在每个真正的中国人心里,因为正是他,也只有他领导炎黄子孙打败了侵略者,汉奸走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网民谈
他是谁?毛泽东。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不仅仅在于他领导了中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更在于他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念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丰富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讲授新课
一、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
1、1918年在长沙创办新民学会,把“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宗旨(见导言)。
2、五四运动时期(书上的表述是错误的,准确的是
3、后回到湖南创办《湘江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4、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1、毛泽东思想的发端: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
(1)标志:调查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2)内容:在上述文章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及同盟军的问题。他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1927~1937年)
(1)背景:
①国民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即要坚持党的领导,进行武装斗争。
②中国革命走俄国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结果起义一再失败。说明中国不能照搬照抄俄国模式,必须走适合自己的路(P83历史纵横)。
(2)实践与理论: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在文家市作出重大决策,转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提出………………………………【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