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教学设计(2)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工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了解新中国工业在增长速度、部门结构、以及工业布局方面的巨大变化,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了解基础工业的概念,并掌握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4、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5、能够通过阅读有关地图,比较新中国成立前后主要工业中心的变化,说明我国工业分布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统计图分析和总结我国工业发展状况及分布情况,使学生学会运用图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
2、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认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阅读有关地图,比较新中国成立前后主要工业中心的变化,说明我国工业分布的变化。
教学重点:
运用有关地图说明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述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中国工业分布图》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的农业,今天我们学习国民经济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或者说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工业,我们了解一下工业的基本类别、特点,我国工业50年来的发展及前景。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板书】第二节 工业
一、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讨论】工业的作用
【小结】(1)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
(2)工业生产的一些产品是现代农业所不可缺少的,而一些农产品也需要工业的加工才能为我们所利用。
(3)显然,对于交通和国防建设来说,其现代化水平同样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因此,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板书】二、我国工业的发展
【读图】图1—15 思考:
【提问】(1)从1978年到200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怎样?(较快)其中增长倍数最大的是什么?(彩电)
(2)从这组数据的变化中,你可得到什么结论?(近几十年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发展迅速,如彩电、化纤)
【自读】教材11页的正文,思考:
【提问】(1)旧中国我国工业布局有什么特点?重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轻纺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城市?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分布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