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鱼的剪纸》(六年级)
《鱼的剪纸》教案
课题:《鱼的剪纸》
类型:综合型
年级:六年级
执教:王宗良
教学设想:
平时在美术教学中,发现在学生的作业中间常常会不经意地“冒出”一些出乎意料的好想法、好效果。慢慢地我就开始关注学生作品中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特征,探索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原创能力,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表达情感。
上海市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不断接受着现代视觉形象的刺激。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重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我尝试用剪纸艺术为切入口,从民间剪纸与现代儿童剪纸的相通之处开始,不论是民间剪纸作品凸现的对土地的热爱,还是现代儿童剪纸作品表达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都是一种真、善、美的情感。他们的精神内涵是相通的,都有着浓浓的中国情。在造型语言上表现出的单纯、夸张和朴实等特征也是相似的。
本节课选择学生喜欢的“鱼”作为表现的题材,深入浅出地将中国传统的剪纸形式和学生单纯自由的刨作手法相结合,探索现代儿童剪纸的新样式,传承优秀的文化,并加以发扬和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剪纸语言的审美特征,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思维学习剪纸技法并能注意运用最适合的剪纸技法表现作品。制作有特点的剪纸作品。
过程与方法:
激励学生在探究剪纸语言特点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灵活地使用剪纸技法制作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欣赏中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在操作中体验创作的快乐,始终贯穿愉悦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了解祖国传统剪纸艺术,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同时体现时代精神。
教学重点:
体验剪纸艺术的独特美感,制作有自己想法的剪纸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对不同剪纸技法产生的效果的感受和实际的使用。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刻刀、垫板。
学生:全套剪纸工具、深色纸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鱼的剪纸作品,揭题:《鱼的剪纸》
鱼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水中动物,形态多样,学生的创作的兴趣点比较广,容易发挥想象。
二、导学达标
感受、分析剪纸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