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小学美术第十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9-07-13 08:43:09

  邮票用以贴在邮件上,表明纳付信件邮资的凭证,也可以作为艺术品来欣赏收藏。并分为普通邮票和记念(特种)邮票。票面具有较强的记念意义,记念各种节日,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设计的。

  火花是火祡盒上的贴画,它像邮票一样,虽然不大,但是优美的造型和色彩鲜艳的图案,所以和邮票一样,供人们欣赏和收藏。第一枚火花于己于1837年在维也纳出现,我国最早的火花是1879年在广东首次出现。

 教师通过教学,要引导学生仔细欣赏,借以开阔眼界,提高学生对学习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审美水平,鼓励他们收集邮票和火花。

六、       教学过程:

(一)、出示贴有邮票的信封,指出邮票是邮资的凭证,由于设计精致美观,又是实用美术中的一种精美的工艺品。

 欣赏邮票:

⑴欣赏第13届冬季奥运会邮票。

设问:邮票画面上有什么?说明了什么?

 骄奢淫逸从学生回答中小结:这是两枚记念13届冬季奥运动的记念邮票。第一枚是灰色调的,树丛中突出了五星红旗和奥运会的标志,表现中国人积极支持和参加奥运会。第二枚用紫色与黄色的对比色表达滑雪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右下方画上奥运会标志,明确了邮票的记念性,也说明我国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因为是冬季运动会,两枚邮票都用白底象征冰雪。

⑵欣赏1979年国际儿童节纪念邮票。

设问:第一枚邮票中的三个孩子代表了什么?第二枚邮票的画面表达了什么内容?

  教师小结:1979年是国际儿童节,说明我国和世界一样对儿童关怀爱护,儿童们希望世界和平,幸福和友谊。

 邮票是邮资的凭证,也是艺术品。邮票的票面包括国家名称、面值和票面纹样。它分为普通邮票和纪念邮票,由于邮票具有艺术性和知识性,所以又是文化艺术知识的传播者,可供人们欣赏兴趣。

(二)、出示火柴盒,从色彩斑斓的火花图案中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1、            欣赏中国火花

设问: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教师小结:火花包括图面的纹样和厂名。第一枚是庆祝第23届夏季奥运会召开,吉祥物——鹰举着圣火欢迎五大洲的运动会和朋友,庆贺运动会圆满成功,色调明快。第二枚是一个泥娃娃(大阿福),表达我国人民祈望生活幸福吉祥的心意。第三枚是京剧脸谱。脸谱是传统戏曲面部化装的一种程式,用各种颜色描画个种图案,借以突出人物性格。我国京剧脸谱造型丰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三枚火花色彩鲜明,图案概括简洁,以小见大,向用户宣传了独特的文化。

2、            欣赏外国火花

设问:这些火花中画了什么?用什么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小结:外国火花画有民间艺人及提示人们爱护青蛙注意放火和保护环境等内容,造型简洁,色彩明快。火花是火柴盒的贴画,它和邮票一样,虽然不大但造型优美,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多彩,可供人们欣赏和收藏。

(三)、欣赏五彩缤纷的中国花鸟画。

欣赏五幅花鸟画:

设问:1、这几幅画作品画的是什么内容,是用什么工具会画的?

2、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            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的画法与色彩?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概况。引导欣赏《百花争妍》这幅作品。《百花争妍》是女画家俞致贞为了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50周年而作的工笔花卉画,用山茶花象征中国妇女和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美好的世界。《鹰石山花》是画家潘天寿的作品,画面虽然是三画野草,鹰和巨石,但却寓意着近代中国人民正以雄伟的力量改造着世界。《春江水暖》是画家陈之佛的作品,用工笔极其细致地刻画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生机的景象。正如古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翠羽图》是画家李苦禅的作品,画家用写意方法表现了充满生活情趣的塘边小景。《荷花》是画家陈大羽的作品,他以水墨淋漓奔放的大写意来表现荷花的纯美。

  中国画的画法有工笔、写意之分,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着色层层渲染,用极其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对象:写意画奔放,笔墨简练,写出形神兼备的物象,表达作者的感情。五幅画从不同的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色,画家借自然界中的花鸟入画,表达出热爱生活的感情。

(四)、课堂小结:

1、            邮票和火花不仅画面美观,而且能传播文化艺术知识,欣赏邮票和火花有利于知识的增长。

中国工笔画是用笔工整,着色细致的画种。笔墨简练、奔放的是写意画。中国花鸟画虽然有工笔和写意两种不同的风格,但都以自然界花鸟为提材,借物抒情表达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

 

 

家乡景物(线描写生画)

一、       授课时间(一课时):

二、       教学目的:

 通过描绘家乡有特色的景物,从绘画中学习取景和构图知识,并用线条表现出景物的结构和形态。

三、       重点和难点:

1、            选景和构图。

2、            要认识树的形态和结构并在不同季节中所产生不同的变化。

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