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制作电子板报(第4节插入自选图形)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9-07-21 20:50:24

5章 制作电子板报

                                                                                     ——文字处理提高

本章主要通过制作电子板报这个大任务,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强大图文混排功能。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利用艺术字制作标题,利用文本框插入文字,在文档中插入图片并设置文字环绕方式,绘制各种复杂图形并进行组合,掌握图形对象在文档中的排版和版面设计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文字处理软件的能力和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本章教材共有4节,总课时为12课时。

4 5.4插入自选图形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以下知识:

1、利用“绘图”工具栏上“自选图形”按钮,绘制各种图形。

2、在自选图形上添加文字,修改自选图形。

3、组合多个图形对象。

二、教学时间:

插入自选图形(2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自选图形的绘制与修饰;多个图形对象的组合;图形层次关系的概念。

2、难点:图形组合及取消;图形层次关系的调整。

四、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利用“绘图”工具栏绘制自选图形,并设置不同的效果。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多个图形对象的组合和撤消组合。

在本节教学中,可先带学生练习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这部分可略讲,主要介绍图形中添加及编辑文字。对多个图形对象进行组合是本节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过程中可反复示例,并说明对图形进行组合的重要性。组合好的图形可以取消组合以便于修改,修改完成后还可重新组合。图形的层次顺序是本节的又一难点,可以先结合实例讲解,让学生自己绘制多个图形并填上不同的颜色,然后边演示边让学生自己调整图形的叠放次序,如“上移一层”、“下移一层”、“置于顶层”,在练习过程中了解图层的概念并且完成“动手做”任务。

五、教学方法、手段:

    采用教师讲解与演示相结合,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要做好辅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系统教学。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5.4.1绘制图形

一、教学内容:

绘制图形

二、教师讲解“绘图”工具栏的用法及各按钮的功能。

三、教师演示:在电子板报中插入一个云形标注的方法:

1、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自选图形”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标注”——“云形标注”按钮;

2、将鼠标指针“+”移到合适位置,向右下角拖动,一个云形标注就画出来了;

3、在标注中输入文字;

4、修饰云形标注,选中标注,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填充颜色”右边的按钮;

5、选择“填充效果”选项,在“过渡”选项卡中选择“预设”按钮,设置“预设颜色”为“羊皮纸”,“底纹式样”为“中心辐射”,单击“确定”完成。

四、提问:

1、自选图形同插入的“艺术字”、“剪切画”一样也是图形对象,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正确)

2、如何在绘制的自选图形上添加文字?

    在图形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文字”,即可。

五、指导学生完成P137“动手做”的任务:

六、总结本节内容:“绘图工具栏”——“自选图形”——标注——云形标注——拖动鼠标画出标注图——调整大小和标注方向——填充颜色——作填充效果

在鼠标变形时,右击鼠标可弹出菜单,选择“添加文字”,即可在图形中输入文字。“试一试”四个工具——和“填充效果”的其它选项卡。

第二课时  5.4.2组合图形

一、教学内容:

组合图形

二、辅导学生自学“组合图形”

    学生按照P138“学着做”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三、强调组合图形操作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图形的叠放次序:

方法一:在图形上右击,然后选择“叠放次序”。

方法二:在“绘图”工具栏上选择“绘图”——“叠放次序”。

2、多个图形的选取:

按住Shift键,单击多个图形可选择这些图形,或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选择对象”按钮,光标变成    形状,拖动鼠标,出现一个虚线框,把要组合的部件包围起来,放开左键,各对象都处于选中状态。

3、图形的组合:

Shift键配合选取多个图形,再选择“绘图”工具栏上的“绘图”——“组合”(或右击选中的多个图形,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组合”)。

4、取消组合:

方法:选中组合图形,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绘图”——“取消组合”,或在组合图形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组合”——“取消组合”。

四、指导学生完成P140“动手做”,并展示学生的成果。

五、总结本节内容:

文本框、艺术字、自选图形组合

组合、取消组合、选取方法(SHIFT或拖动鼠标)

六、布置作业:

P140练习(1)填空题  2)选择题    3)判断题

七、教学后记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