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二节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9-07-21 20:58:10

第二节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如何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利用图文排版的方式组织或分析报告,表达意图。教材主要是以“评优活动”案例为基础展开学习,以“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的线索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表格处理软件对图表信息进行加工与表达

『能力目标』:

   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操作中,学生可能对本节内容产生误解,侧重图表的操作与应用,而轻视文本的应用。实际上,图表是将分析数据的结果表示出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文本也是表达和组织信息的重要方式,只有两者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将主题内容表达得更清晰和直观。

【教学重点】:

1)利用表格处理软件对图表信息进行加工与表达

2)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力、认知水平不同

2)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教学手段】: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等。

【教学安排】:

二课时

1课时——表格软件的使用

2课时——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课时

课题——表格软件的使用

 

新课导入

展示《文明班集体评优活动表》

学生讨论:word文档里面也可以制作表格,那么我们学习得excel软件到底有什么好处?体现在哪里?

引入新课

表格信息得加工和表达过程

1)明确任务

2)建立表格

3)分析数据

4)形成报告

从宏观把握表格得制作。

Excel的打开

1)双击桌面图标

2)开始→程序→officeexcel

认识表格制作软件excel

建立表格

1)行:123,……

     列:A,B,C,D……,AA,AB,AC……

2)选中A1E1单元格,合并单元格,输入“高一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分得分统计”

3)输入其他文字内容

4)选中第2行,A2~E2,添加颜色(单击喷桶选择颜色)

5)选中B3~E3,使用求和工具求一班总分,同样的办法求出二班、三班的总分

6)函数——求和、平均值、最大、最小值、计数等的使用

7)如何要求每个单项占总分比例,例如我们在第7行加入比例,单击B7,输入=b3/e3,按回车就可以求出一班纪律占总分比例

8)右击鼠标可插入行、列,或删除

9)数据筛选、排序的使用

了解表格制作技巧

表格的保存

1)文件→保存,或保存按钮

2)找到合适位置,输入名称

保存文件

课堂练习

学生制作《文明班级评分表》

 

2课时

课题——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新课导入

展示一个做好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图表是将分析数据的结果表示出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文本也是表达和组织信息的重要途径,两者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将主题内容表达得更加清晰和直观。

特点——简单、直观、清晰、明了

了解本节课学习重点

教师讲解

学习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1)制作表格“高一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分得分统计表”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按钮

3)选择“柱形图”

4)在“子图表类型”选择一个柱状图形

5)选择“按行”或“按列”

6)完成

学习图表的制作

学生练习

提供表格原始文件,学习制作图表

加深印象

图表数据的专置

对以做好的图表进行修改

利用图表工具栏进行修改

按行、按列、大小、位置的移动

深入学习

图表的用途及特点分析

几种图表的具体用途和使用特点如下所示:

柱形图——比较数据间的数量关系;

折线图——反映数据间的变化趋势关系;

饼图——表现数据间的比例分配关系等。

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使用柱形图和条形图时,柱体之间的距离应小于柱体本身。

折线图,按时间轴表现数据的变化趋势。在某个时间段内,通过把若干个坐标点连接成一条折线,从中可以找到数据状态的改变。

扇形图,适用于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

在饼形图中,同时使用数值与数据标识,可以使数据之间的比例关系更为清晰。

引出问题:如何在报告中采用合适的图表形式及文本说明来表达分析结果

分析特点

图表类型的灵活运用

 

设问:从我们已经完成的图表中,可以分析出不同国家在不同年份的总量关系,那么如何表现出不同年份中不同国家的总量关系呢?

问题解决:阅读P532.图表数据的转置”部分,并实践操作。

提问:从两种不同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哪些不同的数据?

小结:利用图表分析数据的优越性:对于同样一组数据,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就会得出不同方面的结果。这就是利用图表加工信息的价值所在。

问题提出:利用柱形图,我们可以得出数据之间大小多少的关系,那么,如果我们要分析一下不同项目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关系该利用哪种图表来进行呢?

学生实践:线形图表的使用

结果检查

观察形成的图表,进行结果分析

知识扩展:如何将部分数据转换成图表?

           介绍:部分数据源的选定方法

 

练习实践

形成报告

教师演示——学生完成

形成报告的一般方法

课堂任务

完成P55面图3-21

 

课堂总结

对于本节课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不仅要检测同学们利用工具软件加工信息的技能和水平,而且还要从同学们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和水平加以评价(例如分析任务中所蕴含的信息需求,表达意图的方法和技巧等)。教学活动中应注意选用工具软件的能力、理解和归纳用文本和图表组织信息的方法、用表格规划布局的方法、选用图表类型的能力等。

对学生的任务分析:

1. 能否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来呈现分析结果。

2. 是否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

3. 能否在实践应用中归纳利用图表和文本相结合的形式来加工信息并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