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秋天》导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08-09 19:51:34

14.《秋天》导学案

班级:初一(  )班  姓名: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语言,把握作者的感情。

2.感知诗歌内容,揣摩品味语言。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先熟读诗歌,标记勾画重点字词,记录疑难问题。

2.规范书写,认真限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案。

【自主学习案】

一.走近作者

《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意义,实则意味情味既深且长。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摄住读者心魄的东西。

二.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肥        2息(           3阔(      

4)枯         5)清           6)梦                                          

2.品味下列加点词的深刻含义。

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2)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三.文学常识

3.本诗作者______,四川万县人。现代________________,代表诗集______________等。

四.整体感知

4.根据诗歌内容,概括说说每一小节表现的是具有什么生活特点的秋景图,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谷、农舍、瓜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面、圆网、渔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蟋蟀、牛背、牧羊女

 

【课堂探究案】

一.脉络梳理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2.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二.语言品析

4.本诗语言准确,生动传神。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并做好批注。

学法链接(一):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因为它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词语),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象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出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学法链接(二):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__这幅画,从中我想象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6.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比喻用得好?

 

 

【课堂检测案】

1.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向江面的冷雾撤下园园的网。(               2)轻轻摇着归舶的小浆。(     

3)草野在悉蟀声中更辽阔了。(        

2.选出下列诗句中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A.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B.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C.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D.震荡了/清晨//披着的/露珠

 

重读课文“震荡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秋天栖息在农家里”这部分文字,回答问题。

3.这节诗从多种感官司角度出发,描写秋景。“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一句是从_________角度,写出了幽谷_____________的特点。“稻香”从__________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4.“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