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雨的声音,感受雨的魅力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8-12-28 20:49:47

项目创意: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

     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并锻炼、筛选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成果展示,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

     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诵读能力和鉴赏水平,从中感受雨的魅力。

时间范围:一个月。

参加人员:一个教学班学生70人,语文教师一人。

主要活动:听雨声——说功过——品韵味——写感悟

[过程描述]

2004年秋季学期开学了,一拿到九年级语文教材,我便发现第一单元有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是“雨的诉说”,我仔细地阅读了教材中相关的内容和要求,便决定立即策划这次活动,原因是时值初秋,天气渐凉,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录制雨声有一定的困难,必须尽早准备。面对一个暑假之后精力充沛的学生们,我告诉了他们这一计划,从他们脸上我分明看见了喜悦与跃跃欲试的劲头,我想兴趣激发出来了,余下的活动也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一、明确任务

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讨论,大家明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作为引导者,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及时的加以概括,总的来说,整个活动分四大板板即四个大组:

第一组:听雨声。任务是在不同时空聆听雨的足音,深入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各个角落去采集雨声,用录音机录下来,准备在成果展示会上播放,并描述当时的情景。还可拍摄有关雨景的照片。

第二组:说功过。雨既能给人类带来福祉,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可以上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除此以外,为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掌握关于雨的资料,还可查找一些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雨的不同形态,雨的各种奇特现象及成因等。

第三组:品韵味。搜集写雨的文学作品或片断,准备音乐,进行配乐朗诵,并作简要的评点。还可进行专题性的作品搜集,如写雨的古诗词集锦,小说,戏剧中的雨;写春夏秋冬四季之雨的作品;欢乐、忧郁、兴奋、凄凉等各种心境下的雨。

第四组:写感悟。写一写自己在雨中真实而独特的体验,或总结这次活动的收获,准备在课堂交流。

二、分组

学生可自由组合,根据四个小组的不同任务,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参与,推举一名组长,每小组十七人,两名主持人在外,如有组员搭配严重失衡的,教师应适当调整。

三、要求

1.各个小组应明确本组担负的任务,活动过程中应加强内部成员间的合作。

2.注意安全,雷雨天应避免在易导电的物质下避雨。

3.活动时间安排:一个月,第一周、第二周主要搜集素材,特别是录制雨声的工作。第三周整理素材,第四周成果展示及资料,信息交流。利用两节课时间在全班交流,另外,可利用手抄报及橱窗展的形式交流成果。

4.小组组长培训:教师应指导到位,使他们明白如何组织、协调组员的活动,如何使组员团结协作,分工合理。

四、具体操作阶级

任务布置下去后,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了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特别是第一组的同学,整天关注着天气状况,只要逢雨天,他们便出去录雨声,以便极早准备好相关资料,家里有相机的同学,还拍摄了有关雨的图片。第二组的同学收集资料,劲头十足,第三组同学基本上是朗诵能力较强的同学,有任务在肩,他们便一刻也不肯放松,寻找朗诵材料,按专题搜集与雨有关的文学作品,有的找到了毛泽东同志在不同时期描写雨的诗篇,有的在唐诗宋词中找到了描写雨的诗句,有的在外国文学名著中找到了描写雨的片断。

五、成果展示及评比阶段

经过近一个月的忙碌,大家有了一种丰收的感觉,师生共同商议决定在第四周用两节语文课来进行成果展示。我作为一个引导者,在学生们的成果面前,我信服了。

1.漂亮的橱窗展。摆在教室前方的展板,内容丰富多彩,这是由一位有办黑板报经验的同学主编的,栏目有:州城雨韵(由一组摄影图片组成扇面形状);伟人与雨(毛泽东“野蛮其体魄”聆听雨的诉说的故事);雨中撷趣(文学作品中的雨);雨之最(关于雨的知识汇集)等,从不同的角度展示有了关雨的文化。

2.精美的手抄报:面对大量的资料,光橱窗是展示不完的,同学们又根据各自不同情况办起了手抄报,一张张手抄报令人心旷神怡,《雨韵》、《雨巷深处》、《雨世界》、《雨中情》等让人惊叹于学生的创造力。

3.精彩的交流会:两节语文课,是学生张扬个性的时候,同学们兴奋难抑,黑板上写着“雨的诉说——九O一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交流会”,班长和语文科代表走上讲台主持这次活动。

①第一组的几个同学将录下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风雨声合在一起播放,并讲述录制“暴风雨”的经过,共同感受雨的韵味。

②第二组成果展示:采用辩论赛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

正方:雨之利大于弊

反方:雨之弊大于利

面对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的势头,我作为听众,很欣赏他们那种挑战自我的精神。

③第三组成果展示:朗诵高手采用多种组合形式,朗诵描写雨的文字片断,特别是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大家一起陶醉其中。

④第四组成果展示:主持人要求作者上台交流自己的新发现和活动感悟,大家争先恐后登台发言,说出自己的独特感悟。

[案例分析]

一、本次活动没有流于形式,通过实践活动,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能力,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共同探究,使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这种团队协作精神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整个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与作用发生了很多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角,也不是“慈禧太后”,而是倡导者,调控者,同时也是一名参与者,受益者,学生的劳动结晶,也加深和拓宽了老师的知识面。

三、对本次活动过程加以总结时,学生认为进行科学的分组,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明确任务,避免了操作的盲目性,对小组长的培训,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落到实处。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