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学期期末 八年级调研抽测语文试卷分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7-01 08:11:24

学年度学期期末 八年级调研抽测语文试卷分析

 清河县教研室

    本次调研抽测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试题包括三个部分:一、积累运用(20分);二、阅读(50分)1、文言文阅读(10分),2、现代文阅读(40分);三、作文(50分) 。我们采取抽样的方法,对这次调研抽测试卷的答题情况作了分析,以便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抽样的100份试卷得分情况如下:

题号

第一部分(20分)

第二部分(50分)

第三部分(50分)

总分

最高分

20(8人)

34

44

91

最低分

2(2人)

 0(10分以下18人)

0(2人)

10

平均分

13.21

17.35

31.8

62.47

    从统计情况看语文成绩偏低,根据试卷答题情况分析,主要失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文字书写不重视,真正达到课标的写字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语文课程标准》把识字与写字能力提高到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对写字的能力提出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要写得正确、工整、规范、美观。采用田字格或提出规范书写要求来考查学生写字能力是新课程语文试卷的新的试题形式。文字书写差不仅表现第1题的失分上,而且也影响做答其它题时的卷面清晰,更重要的是对作文成绩影响很大。

    2、语言积累欠缺。字词的认读和运用、诗词的默写和文学文化常识等方面的积累不够。如:试卷18题和23题考查的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题目要求给加点的字注音和根据注音写汉字,满分4分,只有4%的学生得满分,而15%的学生不得分。诗词默写得满分的也只有5% 。而有关《三国演义》中的三次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在历史课中也早已学过,但还是有18%的学生没有答对。

    3、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这不仅表现在第一部分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语言运用题的解答上,而且还表现在通过阅读材料,对文章的大意的把握,概括捕捉信息等阅读题的答案表述和作文的语言表达中。学生心中所想没有准确说出,言不达意,是不会得分的。

    4、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差,这是阅读题失分多的重要原因。所选文言文阅读材料是课内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均为课外的,包括说明文阅读和记叙文(散文)阅读,从题型上看,主要是问答题,突出考查学生阅读表达能力和独特的体验,同时注重到读书方法和探究意识的考查。试题分别从字词的认读,词句理解,信息筛选,文意概括,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感受、体验、品味能力等角度考查。抽样的100份试卷阅读题得分情况如下:

题号

文言文阅读(10分)

现代文阅读(40分)

(一)(11分)

(二)(15分)

(三)(14分)

最高分

10(3人)

10

9

14(2人)

最低分

0(9人)

0(25人)

0(5人)

0(15人)

平均分

6.18

2.56

3.48

5.13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