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9-02-04 22:20:29

《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秦始皇的功与过,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秦朝的统一历史作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

秦朝的建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2、 难点

如何评价“焚书坑儒”和“秦始皇的功过”。

三、教学方法

1、活动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 “同学们听说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吗?”。

新授

教师设问:同学们记得“战国七雄”是哪七雄吗?

多媒体显示:战国初期七国的形势图

学生:说出七国的地理位置,分析通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了最强大的国家,为灭六国准备了条件.

师:“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是李白对秦始皇荡平六国、一统天下的评价。那么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战国七雄争霸,最后秦国能完成最后的统一呢?秦朝建立后定都在咸阳,请大家将秦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在课本上明确。

生:分组讨论,发表见解。

师:视情况总结,投影“秦统一原因。”

秦朝建立后,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封建统治。

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本,并且自己动手从网络中搜集了丰富的资料,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电子作品。下面就由同学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大家讲解秦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采取的措施。

如果其他同学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大胆提问;对讲解同学的遗漏之处,大家也可以来补充。

首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讲解秦朝的政治措施。

生:先总体介绍一遍,然后先解释“中央集权”,再说“明封建专制主义”就是“君主专制”,解释“君主专制”

提问:“皇帝”称呼的由来? “郡县制”的深远影响?

附:中央集权: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

君主专制: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再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

郡县制影响:自秦朝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基本上沿用了秦朝所开创的这种郡县制度的模式,并且经过不断地改革完善,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省、市行政区域划分。

师:这位同学的作品十分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理秦朝所开创的这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明确课本内容)

师: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这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否存在着弊端?

生:不民主,权力过分地集中到皇帝手里,一旦统治者决策失当,将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师:这个弊端在秦始皇身上就很快显露了出来,下面我们将具体学习到。

现在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讲解秦朝的经济措施。

生:各国货币大都仿照生产工具的形状所制造;之所以使用圆形方孔钱,是因为“秦半两”,成色重量统一;有孔,便于携带;天圆地方之意

(实物演示“货币”)

师:货币的统一大大是方便了人们进行经济往来。

那么度量衡有必要统一吗?

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设想我们现在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不同国家的人,再设想一下,当时度量衡不统一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后果,请大家四人一小组,编排出一个小品来,编得越有趣越好。

生:表演小品。

师:从这个小品表现的情景里我们可以体会到秦统一度量衡对促进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着多么大的意义。

现在请一位同学为我们介绍秦朝在文化方面的措施。

生: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为在全国推行统一书体,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用小篆书写了标准的文字范本。后来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师: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历史上曾不断出现过分裂局面,各地的方言也不一致,但是文字却始终是统一的,这对于增强人们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维护国家的统一都是极为重要的。而这,都应当归功于秦始皇对文字的统一。

有关于“焚书坑儒”同学们请看课本P67页,现代著名的史学家郭沫若评论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那么你是怎样看焚书坑儒?

生:小组讨论,发表对焚书坑儒利弊的看法。

师: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焚书坑儒的目的并不是要烧毁所有书籍,(对人民生活和生产有用的医药和种植的书就没有烧掉,)而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国家统一。请同学们思考秦,秦朝对于如何治理国家采用的是哪家学派的思想啊?

生:法家

师: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提倡以严格的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然而秦刚统一的时候,像孔子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治国”、庄子的“无为而治”等诸子百家学说依然活跃,这就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对于国家的统一是不利的。因此,从焚书坑儒的动机来说这是必要的;

但是,从手段来看,又过于粗暴甚至是残忍的,这就造成了最大的恶果——正如郭沫若所评论,在当时社会造成了一种恐怖的气氛,人们不再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沿用了秦朝所开创的这种严格控制思想言论的做法,那种百家争鸣的活跃的学术气氛在中国历史上从此消失。这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致命打击。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前面在政治上,秦朝所开创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造成君主专制的弊端来。

师:最后请丛源江同学为大家讲解秦朝在军事方面实行的措施。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