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中)《出师表》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3-30 18:36:57

译文:称引比喻失去时宜。

3、性行淑均

“性”是性情,“行”是“行为”。“行”在金文像四通八达的街衢,引申为“所作所为”。 “性行淑均”是“性淑行均”。

译文:性情善良,行为公正。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以”,以为,认为。“卑鄙”,同义的并列结构的复合词,这里是中性词。现代汉语里“卑鄙”是贬义词了。

译文: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让自己降低身分,枉驾相顾。

6、察纳雅言

译文:审察并且采纳正确的言论。

七、理清思路和层次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教师小结:文章第一部分主要是议论,第二部分主要是叙述,无论是议是叙都注入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感情。所以第一部分是晓之以理, 寓情于议;第二部分是动之以情,寓情于叙;第三部分是表决心,直抒热切殷切期望、感激与惜别之情。从以上简析可知,本文主要特点是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这种把真挚感情融于议论、叙事之中的表现手法是值得学习的。

八、问题探究

1、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

明确: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其理由是:(1)“开张圣听”“严明赏罚”是对刘禅“亲小人”而言;(2)在人事安排上,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强调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3)亲贤远佞思想是贯穿全篇的。结尾部分,要刘禅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

师生共同归纳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告刘禅认识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从而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

2、文章除劝谏外,作者还自叙生平,初看似与出师无关,但进一步推敲,却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样写,好处何在?

明确:这样写,首先是表白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诚,21年如一日辛苦奔走,是感先帝的殊遇,先帝既已“崩殂”,亦当“报之于陛下”。这样的表白人情人理,容易打动刘禅,取得信任,以防远离之际,小人妄进谗言,离间君臣而坏大事。其次,追述先帝“不以臣卑鄙”,而“三顾”之举,也是启发刘禅能像其父一样任人惟贤,知人善任。作者从自身的经历、体验和感情谈起,以自己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来作为对后主的激励。

教师提点:作者除自叙生平外,还反复提及刘备的遗言、“遗德”、“遗诏”,在文章的重要关节无不提及“先帝”,处处从先帝说起,时时提先帝遗训。全文仅600多字,竟先后13处提及先帝。其作用是勉励刘禅“光先帝之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

这样使本文达到了“忠言不逆耳,辞切见情深”的艺术效果,使刘禅再昏庸糊涂也当欣然听取,甘愿采纳。

九、拓展讨论

1.讨论: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学生各抒己见

(注意区别历史事实中的诸葛亮和传说中的诸葛亮。)

提示: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历史价值。他还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张修身养德,志向高远,这些精神,多可借鉴。

传说中的诸葛亮,已被作为智慧的化身。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是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

2、小结

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

十、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愚公移山》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播放MTV《愚公移山》

  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同学们听后,一定被愚公那种不畏困难的精神给打动了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教师不予指导。

2、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如是,二人各读一遍。

3、订正读音。

(出示投影或黑板)

万仞   汝  魁父  荷担 箕畚  始龀   智叟   穷匮  陇断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