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蜀道难教学实录3(粤教版必修三)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6-06 07:47:20

⑵总结:写壮士美女,写黄鹤猿猱,写扪参历井都是为了一个字“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一共出现了三次,是李白借鉴诗经中一唱三叹的手法,达到回环往复的效果。这第一叹,是在叹蜀山之高。

⑶诵读指导:

一生试读,一生点评,一生再读。

同学们共同反复揣摩后明确诵读要点:第一句感叹,应该像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一样,当当-当-当――,用高音把基调定下来,之后到天梯石栈相钩连是记叙蜀道来历,最好用叙述的语调,稍微平缓一点。剩下部分则要写山的高峻,应该语调雄浑激昂,注意最后两句为表现人们的无可奈叹抚胸长叹,要把音调拖长一点。

集体诵读一段。

2、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二段:

(幻灯片展示:一叹山之高,那么这一段又写了蜀山的什么特点呢?又用到了哪些艺术手法?)

⑴学生自由诵读

⑵赏析及诵读提示

①关于“悲鸟”

“远道之人”指“问君西游何时”中西游之友。这样首尾一点第一段就有了落脚点,原来诗人并不是故作惊人之语,而是为了劝戒朋友蜀道之难且勿匆忙出行。为了说服朋友,李白又举了当时山中的环境为例,探论“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中的“悲”能不能换成“飞”字。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