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荷塘月色 教案2 (粤教版必修1)
【设计思想】
不拘泥于传统的文本解读,不强化教师的权威,鼓励学生结合文本,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做出个性化的解读。
课堂教学由三个环节构成:一、自由诵读,感知全文内容,感受朱自清的语言艺术;二、深入讨论,走进朱自清的精神世界;三、自由表述,再现心中的荷塘月色。通过这三个环节,使学生由对语言艺术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对作者精神世界的理性认识,再回归到自己的审美体验。
新课程标准倡导知识的生成性,开放性,在课堂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以个性与文本对接,力求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交流的收获,描述的成功,使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地方。
【教学目标】
1 诵读,感知全文内容,欣赏朱自清的语言艺术;
2 讨论,深入核心内容,走近朱自清的三重世界;
3 描述,回顾重点内容,勾画荷塘月色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应该听过一首流行歌曲《荷塘月色》:“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朱自清先生就剪了那么一段时光,走近一方荷塘,融进一片月色,让那淡淡的荷香弥散在那一片朦胧的月色中,《荷塘月色》就画在我们的心坎上。
二、自由诵读,感受朱自清的语言艺术
1 诵读你最喜爱的段落;
2 品味你最喜爱的句子。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获得对文本初始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自由诵读、默读的过程中,融进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用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声语调,有感情地阅读,传递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这是一个自我营造的个性化阅读世界。这样的阅读与整齐划一、教师引领、录音示范的阅读是不一样的,尽管对名家朗读的模仿也是必要的,但我仍主张自由诵读,以便让学生与文本有真正的对话。
三、深入讨论,走近朱自清的精神世界
问题1:朱自清先生缘何“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请结合文本和你对写作背景的了解,谈谈看法。交流讨论,由第一小组整理陈述观点。
观点1: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想去荷塘散散心。文中说“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说的是在白天朱自清先生得做不想做的事,得说不想说的话。内外分裂,十分压抑。
观点2:《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作者对政治环境不满,但无力改变。内心抑郁,想起荷塘,是为了寻求解脱。
观点3:不一定是时代的缘故。可能更多是家庭的原因。朱自清在给朋友叶圣陶的一封信中曾说:“孩子们的磨折,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得还是自杀好。”朱自清人到中年,工作压力很重,家庭负担也很重,在家里得不到宁静,所以想出去走走,就那么简单。
教师小结:如果说白天的社会、家庭是一个现实的世界,朱自清先生承受着外在的压力和内心的抑郁,那么,月下的荷塘就是一个自由的世界,能带给先生片刻的宁静。这片刻的宁静,让先生觉得眼前的荷塘充满了诗情画意。
问题2:朱自清先生正在享受月色下的诗意世界,怎么又“突然想起”六朝采莲的事情来了?交流讨论,由第二小组整理陈述观点。
观点1:从荷塘到采莲,这是很自然的联想。家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是一个实体的世界,月下荷塘是一个虚实结合的世界,采莲就完全是一个虚写的世界,是作者的联想。采莲是热闹、风流的,是自由欢快的,充满恋爱的气息,是作者内心所向往的。从“家里”到“荷塘”到“采莲”,是一个完整的由实到虚的过程。说明作者在超越现实世界的路上越走越远。
观点2:文中说“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字里行间有重重的叹息,现实不自由,自由不现实。月下荷塘并不能抚慰作者内心的抑郁,所以作者转而想象采莲的事情,来释放自由的灵魂。
教师补充:除了《采莲赋》和《西洲曲》,李白的《渌水曲》、白居易的《采莲曲》、李贺的《塘上行》,都写过荷塘采莲。朱自清作为一个深受古典文学熏陶的文人,他的世界是诗意化、文学化的。他心中的南朝荷塘是一片自由的天地,也是人性自觉时代的象征,是一个充满了爱情色彩的理想的世界。只不过,那些“有趣的事”,我们现在“早已无法消受了”。
问题3:由我们前面的讨论,你能否从两个“忽然想起”前后,理出朱自清先生笔下的三个荷塘?思考这三个荷塘有什么不同?分别代表了什么?交流讨论,由第三小组整理陈述观点。
观点1:这三个荷塘,一是“日日走过的荷塘”,是由社会和家庭构成的,代表了现实世界;二是月下的荷塘,是由月色和荷塘、光和影交织而成的,代表了自由世界;三是联想中的荷塘,是由采莲和风流构成的,代表了理想世界。
观点2:在现实世界里,作者是心里不宁静;在自由世界里,作者是享用无边的荷香月色,享受独处的自由,在理想世界里,作者向往的是自由和欢乐的南朝往事。
观点3:现实世界,是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自由世界,是淡雅、朦胧、宁静,审美化了的现实世界,而理想世界,则是一个热闹、风流、有趣,诗意化了的让人留恋怀念的世界。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