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我的家在哪里?》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中必修一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6-25 07:59:4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冰心先生文中所写“家”的深刻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鉴赏交流,掌握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提高对散文语言的鉴赏感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冰心先生“家”的情怀,感悟人性之美,重塑精神家园。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家”的内涵的探讨,体悟作品的情与理。

2、理解作者对“家”的深刻内涵的独特认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2.标注课文中让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并写下你的感悟;

3.标注课文中你难以理解的地方。

   

二、导入

同学们,古往今来的人们,无论快乐或者忧伤,不管阴雨还是晴朗,家,始终铭刻在心上;无论选择懦弱还是坚强,不管被记得还是遗忘,家,总可以给人以无穷力量。家,养育我们,温暖我们,保护我们,是流向我们心底的那一泓清泉。想家、恋家是人世间永恒的话题。冰心先生在晚年还依然苦苦地寻找她的家,发出了“我的家在哪里?”的呼唤。你知道冰心老人的那个“家”在哪里吗?你又是怎样理解冰心老人的“家”的含义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先生的晚年力作《我的家在哪里?》(板书:课题)

 

三、整体感知

1、冰心的家在哪里?

——在中剪子巷;在梦里;在灵魂深处。

2、梦到这样的情景,主要表达冰心先生怎样的感情?

——对“家”的向往、眷恋、甚至是渴求。

 

四、品味鉴赏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品味交流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探究,释疑

 

〖附〗引导学生理解难点的相关背景资料。

●资料1“ 我觉得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开朗的,首先是健康的。该得的爱,我都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                  ——冰心

●资料2:“五四”运动时,她(冰心)与其他学生冒着镇压的危险参加游行示威及其他反抗活动;抗日战争时,她流离西南与人民同甘苦;文革时,丈夫被划为右派,她和丈夫不但要遭受抄家之难,还要被罚跪家门三四小时。60多岁的她,每天早晨6点多钟就得赶车上班去中国作协扫厕所。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