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拣麦穗 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中必修一)
【教学设想】
散文“形散神聚”,其表达方式比较自由灵活,但其思想感情的表达往往是含蓄的,隐藏在文本之中,学生不易把握文本的思想感情,对散文的阅读普遍感觉较难。针对此现状,这节课以“沿波讨源,披文入情,理解作者感情”为突破口,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重在强化文体意识、整体把握和赏析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达到把握内容、深入理解思想感情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对人间至纯至真的爱的赞美。
2、过程与方法:沿波讨源,披文入情,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赏析文中的景物、人物描写,研读体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写作技巧的深层含义,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通过拓展阅读,帮助学生打造精神家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情交往,永不磨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赏析语言,体味感情。
难点:“小火柿子”和“烟荷包”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以引导促发现、主问题设计、板块式教学、情境创设、阅读鉴赏、讨论交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安排】
一、导语和作者简介
1、何为“沿坡讨源、披文入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披文以入情,犹沿波以讨源,虽幽必显。”披是剥开,整句意思剥开文字径入感情世界,就好比沿着水流去探讨它的发源地,即使文章的情感主题很幽深也一定会被我们很明显地挖掘出来。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这种方法来追寻蕴含在《拣麦穗》中的情感世界。
2、关于作者(课前可让学生自己查阅、整理关于张洁的资料,课堂交流。)
张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张洁早期的散文创作,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痴、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我们早在初中的《挖荠菜》中已经认识那个在贫困的生活中苦苦挣扎却从不放弃的倔强的小女孩。张洁以“人性”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