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我与地坛》教案15(粤教版必修1)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6-26 09:42:54

设计说明]

 

《我与地坛》第二节写的是“母爱”这样一个永久性的话题。这节文字,极尽笔墨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通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全部是缘于失去母爱的一种凄苦和对母亲的追思。

 

史铁生的文字向来有一种穿透力。这种穿透力不同于用锈蚀的刀子切割鲜嫩的豆腐,而是像用刚韧锋锐的利器穿剔金刚石。穿剔的过程中,不见利器的耗损缺失,不见切面的参差不齐,不见声响的喑哑啁哳,而是让人体会到一种善始善终。于是,利器轻轻一挥,承受物中潜含的内核便展露无遗了。

 

本案设计正是要通过阅读文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感悟文中所表现的伟大而又无私的母爱,并学习课文的独特的叙述语言,提高叙事性作品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欣赏影音,创设情境。

 

课前印发满文军的歌曲《懂你》的歌词,课堂上播放影音文件,以创设学习课文的情境。

 

  (歌词)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其实多么的爱你/花静静的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花静静的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这首歌,唱出了对母亲的深沉的爱,其内容和感情基调十分契合史铁生的这篇文章。学生可以边听边观看画面上的母亲的形象,尤其要注意一些细节部分,并与史铁生这篇文章中的母亲的形象作对比。

 

(欣赏之后,老师导入)母爱,是天地间一种至真至纯至深至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抒写母爱、赞颂母爱的作家不胜枚举,作品也层出不穷,但都很难有史铁生对母爱的感受那么深沉独特。这一节极尽笔墨写了母亲对“我”的爱。通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全部是缘于失去母爱的一种凄苦和对母亲的追思。对于“活下去是为了生存” 的“我”来说,失去母爱,就等于失去了全部的天空,因为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就是“我”的全部。读这部分文字,让人感到有一种压抑不住的伤感袅袅升起,弥漫成盈目的莹莹泪光。

 

我们今天就来赏析史铁生的这段抒写母爱的文字。

 

二、诵读课文,整体把握。

 

老师先读文章的前两段,奠定阅读的感情基调,让四位同学来读剩下的段落,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部分文字篇幅比较长,抒写也是别具一格的,读起来要求能够把感情充分显露出来。

 

朗读文章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但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才能了理解史铁生在文章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三、换位思考,体悟母爱。

 

这部分文字是以追思的形式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文中有很多地方是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写出了在儿子截瘫以后母亲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一起找出这些内容,用心去体会母亲的心情,并和同学交流感受。每个小组都要形成一份学习报告,归纳小组最后的一致感受。

 

示例: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体会:

 

面对处于青春年华却失去了双腿的儿子,母亲也真够痛苦的了。可是,仅仅痛苦是无补于事的,还必须找出一种方式去让儿子纾解痛苦,于是儿子摇着车子出去“走走”,母亲没有阻止,但又担心儿子心里想不开:这是一种多么矛盾的心情啊!母亲就这么默默地承受着种种矛盾心情的折磨。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