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诗经》两首教案(粤教版必修一)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6-28 10:51:16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诗歌演变情况及发展、掌握《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

2、  理解《静女》中重章叠唱的艺术手法和《氓》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3、  分析两首诗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4、  积累相关字词,会背诵默写两首诗。

教学过程:

【导入语】

现在最受欢迎的文学体裁是什么呢?同学们最喜欢看的文学体裁是什么?﹙小说﹚,那是不是中国文学中诞生的最早的文学体裁就是小说呢?其实不是的。中国诞生最早的文学体裁是诗歌,原始人劳动很辛苦,就发出了“杭唷杭唷”这样的声音,这个声音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种声音而已,但却是最早的文学创作,同时这个声音是有韵律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最原始的最简单形式的诗歌。这个诗歌产生的时候,文字都还没产生。未有文字,早有诗歌。而散文就不行了,它必须依赖于文字,它产生于文字被发明之后。在中国,诗歌不仅仅是最早的文学体裁,而且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体裁,中华上下五千年,存在时间最久的就是诗歌了。由此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作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朵奇葩。从古到今,许多文人骚客用真情浇灌它,用心血哺育它,从而为我们留下许多精彩的篇章。然而,诗歌从最起初的诞生,它是怎么发展演变到今天这种诗歌形式的呢?中国诗歌最繁荣的阶段又是在哪个时期呢?现在我们讲讲中国诗歌的发展演变史。

【诗歌发展历程介绍】

              古体诗:《诗经》—《楚辞》-《乐府诗》- 魏晋南北朝五言诗

诗  古典诗歌  近体诗:律诗、绝句

歌            词曲:宋词、元曲                        五四为界

   现代诗歌   新诗﹙白话自由体诗﹚

              用旧诗体来反映现代生活﹙《沁园春·雪》﹚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另外,《诗经》还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那么,《诗经》是谁写的呢?写于什么时候呢?写了哪些内容呢?艺术上有什么特征呢?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什么地位呢?现在,我们介绍一下《诗经》的基本情况。

【《诗经》介绍】

1、《诗经》的命名、作者及成书时间

《诗经》原叫《诗》或《诗三百》,共305篇,作者不祥,创作时间也难以一一指出,在它成为儒家经典之后,才叫做《诗经》,记载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还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2、《诗经》的编排分类

《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民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包括15国风,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也有个别贵族。“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分为“大雅”“小雅”。“大雅”用于诸侯朝会,“小雅”用于贵族宴享。“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共40篇。

3、《诗经》的句式、表现手法及艺术特征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八言的各种句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是陈述铺陈的意思,也就是指直接叙事刻画和抒情。比就是打比方,比喻。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兴同诗歌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如《周南·桃夭》是一首嫁女诗,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盛开联想到新娘的美貌。

《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的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诗经》中还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词汇,这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

【研读《静女》】

1、朗读:先全班朗读,教师指出读错的地方并纠正;其次女同学齐读一遍;接着男同学齐读一遍;最后全班朗读。

2、讲解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师:刚刚大家都读了这首诗,对它应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它究竟在说什么?

生:本诗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情景。

师:约会?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姝”是美丽的意思,“俟”是等候的意思,一个美丽的女孩在城楼角等候她的情人。

师:那么他们是第一次见面吗?

生:不是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