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情节波澜教案(粤教版高中必修四)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6-04 10:04:4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情节设计。

2、学习例证法。

二、教学设想:合理进行教材整合,《〈红楼梦〉的情节波澜》安排于第三单元的《宝玉挨打》后, 文学鉴赏应建立在对文学作品较深的理解基础上。

三、教学步骤

1、请学生简述课文《宝玉挨打》的情节,使学生明确宝玉挨打的原因及过程。

2、本文探讨曹雪芹安排情节波澜的经验,作者认为《红楼梦》情节设计的总特点是什么?

明确:善于在平淡生活中掀波澜

3、细读课文,说说宝玉挨打情节设计有什么特点?具体由哪几方面进行阐述?请简述这几方面的观点。

明确:宝玉挨打情节设计的主要特点:层层铺垫,推举高潮。

具体由三方面阐述:

1)高潮的形成有必然性(有社会的必然性;有情节的必然性)

2)高潮的组织有层次感(情节波澜起伏隐显,脉络分明,渐次而又迭进地推举上去)

3)高潮的发生有偶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的高潮到来发挥了很大作用)

4、请找出文中运用例证的文句,看看作者是怎样引述例子的,并想想有哪些写作经验值得学习。

四、课后作业:阅读《红楼梦》第七十七回抄检大观园,对比抄检大观园宝玉挨打两篇文章,试着说一说抄检大观园一文在情节设计上还有什么突出特点?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提高理论类随笔的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觉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断臂维纳斯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自觉审美意识和审美感知能力。

三、教学方法:自由讨论法 启发探究法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讨论:看图片后请与同学进行小组讨论,说一说你认为断臂维纳斯这个雕塑美不美?说明理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看法)

(三)提出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她美,而且美在失去双臂――她为了如此秀美动人,必须失去双臂。(此时可顺带介绍作者清冈卓行)

(四)合作探究:为什么作者认为短臂维纳斯是美的?

提示:

1、她是一个美的典型,显示了高贵典雅同丰满诱人的惊人的调和。(审美对象的自身客观条件是她美的基础)

2、缺失的双臂孕育着多种可能性,获得一种不可思议的艺术效果。(有限的部分的缺失为审美体验提供无限的空间,为她换来无比美妙的整体美)

3 缺失的是双臂。(手在人的存在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五)理论小结:审美对象在审美过程中完成,审美活动不是单纯的静观,而是一种积极建构的过程。审美对象既是有限的确定的,又是无限的和不确定的。审美对象正是在由实向虚的转化中生成,其实和我国古典美学中言有尽而意无穷”“虚实相生不谋而和,可见这是一条审美规律。

(六)课堂活动:如果以维纳斯的断臂不应复原为辩题举行辩论会,你站在正方还是反方?请你根据你的立场,设计一段辩词。

(七)作业:是不是只有残缺才美?一具完好无损的雕像不美吗?到底怎么理解这种现象?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随笔。

(八)推荐阅读:1、朱光潜《谈美书简》    2、宗白华《美学散步》………………………………【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