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情节波澜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中必修四)
一、 教材分析:
教材是节选,应该是对《红楼梦》情节的解说部分。节选重在论证《红楼梦》的情节起伏特点,实际上是一种书评。因此,教学文本应当淡化对《红楼梦》内容的解说,把教学重点放到书评的构思特点上来。
教材比较简单,论说部分不过是以举例解说为主,学生阅读后基本可以理解,因此从阅读理解角度而言,一节课教学可能知识容量太少,应当充实阅读拓展的过程。教学本文可以把重点放在书评的写作方法上,抓住这个点展开辐射性阅读,那么,课堂设计就会有立体感,也就是说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拓展与理解结合起来,内容与书评对象结合起来,这样做就会使课堂教学在充实中凸现立体多元的特点。学生的收获应该是多方面的。
二、 教学意图:
以教学读、写书评为主线,融合文本阅读,深化例证法的实际运用,达到写作与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是手段,学写书评是目的。
三、 学法设计:以学生阅读感悟为主,教师组织点拨为辅,达到读、说、写、悟之目的。
四、 教学重点、书评写作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五、 教学难点、书评角度及例证法在书评中的运用。
六、 教学过程引领:多媒体辅助。
七、 教学时间、一课时。
八、 教学过程:提要式
1、铺垫式引入:
A、五分钟自由争鸣:以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为题自由交流。自由发言,教师不作规定。
B、教师适时点评引入:知识点拨:理论上了解什么叫文学评论和书评,初知书评的主要特点:评价、转述、分析。
明确:读者对作品的评价和看法。强调一:书评的形式有多样,如批注形式、解说形式、介绍形式,论说形式等等。强调二:书评的主要特点:评价、转述、分析。
2、研讨式阅读:
A、学生阅读并思考:吴功正是怎样评书的呢?明确:抓住情节特点展开评说。
B、深入文本:知识链接、温故知新。阅读指南、复习明了:什么是小说的情节?结合文本谈一谈,议论文三要素指什么? 结合文本想一想评论文与一般议论文主要区别在哪里?议论的方法知多少?学生结合文本举例简说。
C、合作交流、细品文本:通过列出本文议论结构图,达到文本深层次阅读。从而加深对书评写作特点的领悟。师生互动共同完成主板书,板书设计附二。
3、拓展式阅读:
A、纵向拓展:同伴交流:你对《红楼》知多少?
快速阅读《宝玉挨打》,谈谈小说情节构思的特点。仿照文本,学习并运用例证法谈《红楼》。也可以选取自已最有印象的某一情节发表见解。方法为课堂专题小演讲PK竞赛,培养学生表现力和阅读创造力。
B、横向拓展:综合性阅读写书评:课外进行。
点评一本自已喜爱的中外名著,写一篇高质量的书评,并在校园网上交流。活动时间为两周。语文科代表做好评议工作,形成成果,大家分享。学习小组做好网上评议并及时跟帖。目的是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阅读习题,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附附、后记:
本文教学成果预设、主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去实现成果。
教1、文本理解:教师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以“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的引导方式,完成本课时教学任务,重在提升学生互助学习、主动学习、综合学习能力。
2、文本利用:文本落实体现在课堂研讨之中,文本是一个例子,师生在分析这个例子的同时应跳出文本,实现阅读的再创造。即以文本为例感悟、领会、掌握、提升读、说、写语文综合能力。关注课堂学生表现欲,只求参与度,不求表达完美,即过程决定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