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边城 教案4 (人教版必修5)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7-06 09:00:27

教学目标:

            1、感受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美”。

            2、品味学习小说中诗一般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沈从文的《边城》自问世以来,对它的评论便接踵而来,有人赞它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有人讥之为“有意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70多年来,经过历史浪潮的千淘万洗,人们渐渐认识到《边城》是一颗闪光的金砂。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部作品。

    (投影、配乐、朗诵)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

    这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小说写的就是这户人家的故事,其中的“女孩”名叫翠翠。她是怎样的姑娘呢?

    (投影,女生朗读)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这就是翠翠。小说中天保、傩送这两兄弟都爱上了她,不禁为爱情展开了竞争,按当地习俗,要在大月亮的晚上用歌声向姑娘求爱,阴历十四到了,月亮也快圆了,我们的课文中的故事便是从这儿开始的。

    2、整体把握,梳理情节:

    课前大家已自读了课文,下面我们思考两个问题:

    (投影)

    (1)课文三节内容有没有一个中心事件?

    (2)围绕这个中心事件,三节内容具体写了什么?

        (同学们讨论发言)

    明确:

    A.节选的三节内容都是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来写的,中心事件是“听歌”。

    B.三节内容具体写的是:

    第一节:十四的晚上祖父与翠翠听歌的情景。

    第二节:十五的白天祖父进城鼓励大佬继续唱歌,却意外得知唱歌的是二佬。

    第三节:十五的晚上祖父与翠翠听歌的情景。

    3、深入研读,把握旨趣:

    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它不同于一般小说以情节取胜,它向我们展示的是美。

    沈从文说:“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人人认识,可是真懂得它意义的却很少。”

    沈从文的《边城》就是用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纯厚的世俗人情,来表现一种质朴的爱和人性的美,我们一起来发现美、展示美、品味美。

    自己选择课文的美点,认真揣摩,品味美在何处?

①    景美——湘西的青山绿水

“我平常最会想像好景致,且会描写好景致。”沈从文对写景可算是一个圣手。《边城》写景处皆十分精彩。

    例: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

    (这样的月下情境在文中几番出现,同样是舒缓的语气,轻柔的文字,同样是那样的静谧、幽深、充满温情与凄美)

    小说里为什么要写景?——景是人物所在的环境,是人物的外化,人物的一部分,景即人。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