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每单元各课知识点及学习策略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各课知识点及学习策略
课题 |
知识点 |
学习策略 |
1 燕 子
|
1品读首尾两个小节,欣赏比喻句和优美词语。 2想象“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 3体会第三小节描写燕子动作的词语的准确生动。(“斜着、掠过、沾”) |
反复朗读,图文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积累语言。根据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练习仿写比喻句, |
2 古诗 两首
|
1背诵古诗。 2理解P7诗句的意思。 |
结合注释和图画了解诗意,理解诗句。试着用一段话描写柳树或春天的景色,要用上比喻句。 |
3 荷 花 |
1读中品悟第二小节的优美语句。 2想象并描述“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的景象。 3续说第三小节省略号省去的内容。 |
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想象白荷花的其它姿势;学习本文的表达方式,练习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
4 珍 珠 泉 |
1欣赏并学习第二小节描写水的特点的写法。 2初步体会第五小节问句的表达效果。 |
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品读与交流阅读收获。学习本文按顺序描写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
第二单元各课知识点及学习策略
课题 |
知识点 |
学习策略 |
5 翠 鸟 |
1品读第一小节,学习作者按顺序描写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积累比喻句和优美词语。
2欣赏第三节中描写翠鸟捕鱼动作的形象、具体的语句。
3体会关联词“尽管……还是……”的用法。
|
在朗读中图文结合,理解、背诵并积累语言。通过比较,体会运用关联词和把句子写具体的作用。 |
6 燕 子 专 列
|
1结合课题归纳主要内容,学习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2根据第二、三小节中“燕子长途跋涉”和“人们寻找燕子”这两个内容进行想象说话。 |
在品读中抓住关键语句,紧扣课题,学习归纳课文大意。根据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理解,想象燕子要飞过什么地方;什么人会怎么样找到燕子。 |
7 一个小村 庄 的 故 事 |
1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和归纳课文大意。
2抓住第三小节中的省略号和三个“变成了”进行想象说话。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
在朗读、感悟中想象小村庄的变化过程,表达自己的体会。运用结合上下文和根据生活实际来掌握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
8路旁的橡树 |
1学习归纳课文大意,表达自己的看法。
2 懂得根据课文语句提出并解决问题。 |
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品读与交流阅读收获。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最后一个句子的含义。 |
第三单元各课知识点及学习策略
课题 |
知识点 |
学习策略 |
9 寓言两则 |
1学习多音字“圈”,理解成语的意思 。 2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懂得结合实际理解寓意。 4巩固描写对话时如何运用冒号、双引号。 |
通过查字典和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成语的意思。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或分角色朗读、扮演课文内容。 练习在日记中写一段对话,将一个人说的一次话语作为一个小节,巩固标点符号的运用。
|
10 惊 弓 之 鸟 |
1学习结合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2抓住描写更羸言行的话语,提出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并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3注意第三、六小节里描写人物语言时,将提示语放在中间的写法。 |
通读课文后,利用插图,结合课题,用完整、通顺的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理解最后一个小节更羸说的话时,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明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以及掉下来的原因,理解更羸的推理过程。 将上一次所写的对话改变表达方式,把提示语放在人物的话语中间。
|
11 画 杨 桃 |
1学习寻找与理解意思深刻的语句(父亲和老师的话语)。 2留意课文两处描写同学们的讨论场面时的表达方式。 3观察并总结生活中的事例,体会课文说明的道理。 |
懂得结合相关语句和生活实际理解意思深刻的句子。 在朗读3——5,13——17小节时注意学习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仿照课文片段,练习描写多人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谈论时的场面。 在日记中留意通过记叙事情说明道理。 |
12 想别人没 想到 的 |
1根据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用自己的话说明小徒弟的聪明之处,举例表达自己的读书收获。 3积累叠词(AABB)和四字词语。 |
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品读,通过解答问题和归纳大意来提高表达水平。 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和叠词,将它们连成一段话,在积累中运用。
|
第四单元各课知识点及学习策略
课题 |
知识点 |
学习策略 |
13 和时 间赛 跑
|
1学习写简单的批注,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 2根据自身实际,体会时间的特点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3背诵自己喜爱的文段并表达读后感。 4理解、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 |
以指导写第一小节的批注为例,抓住第三句话表现作者“哀痛”的词语,写下关键词或简练话语表达阅读感受。 在初步掌握写批注方法的基础上练习在文中(4—10小节)寻找含义深刻的语句,用写批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
|
14 检 阅
|
1细读第六小节,体会作者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准确。 2抓住描写人物的话语,提出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理解另一名观众的话语含义。 3注意描写人物语言时,将提示语放在中间和后面的写法。 |
联系上下文,理解第六小节内容,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以理解人物话语为线索,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把自己想对他说的话写下来。 在日记中尝试将各种形式的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相结合,把重点内容写具体。
|
15 争 吵
|
1注意理解和学习课文描写“我”的内心想法的内容。 2结合上下文体会父亲的话语的含义。 3学习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重点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
用对比的方法,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理解父亲话语的深刻含义。 抓住不理解的词句,结合实际和课文语句,明白课文要说明的道理。 练习仿写课文,写一件和同学发生过的事情,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自己的内心活动。 |
16 绝 招
|
1根据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留意作者怎样描述文中各人如何展示自己的绝招,旁观者有何反应,积累相关词句。 3想象小柱子练绝招的经过。 |
在自主阅读中,以评议“你最佩服谁的绝招,为什么?”结合文中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来解答问题。 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口述自己的或所看过的绝招,注意用词准确,适当描写当时周围人的反应。
|
第五单元各课知识点及学习策略
课题 |
知识点 |
学习策略 |
17 可贵的沉默 |
1学习第2—8,14、16小节中关于人物语言描写的方法。 2根据自身实际,体会课文说明的道理。 3练习用写批注的方式表达自己喜欢某些语句的原因。 |
充分运用图文对照、前后对比的方法深入阅读课文有关文段,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沉默的可贵”及“极为珍贵的东西”的理解。 仿照第2—8,14、16小节的写作方法,提供场景,口头或书面练习描写多人说话的场面。
|
18 她是我的朋友 |
1根据课题归纳课文大意。 2从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中,想象他当时的内心活动。 3注意积累有关描写“哭”的词语,联系具体语句比较意思的差异。 |
在阅读中,把自己当成阮恒,边读边做有关动作,想象当时人物的内心活动,联系课文内容和插图,同桌分角色表演医生和阮恒的对话。 抓住课文语句质疑,理解重点字词,学习有关描写“哭”的词语的用法。 |
19 七颗钻石
|
1找出并理解描写水罐发生变化的语句,探讨其原因,表达阅读体会。 2积累近义词:干涸—干枯, 叠词:匆匆忙忙、端端正正。 3练习复述故事。 |
以水罐的变化为主线,在阅读讨论中体会本文要说明的道理。 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发挥想象,续编或改编故事:如旱灾后,小狗遇到了什么事;钻石变成星星后,地球有什么变化…… |
20 妈妈的账单
|
1给课文正确分自然段,掌握多音字:“塞”。 2练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3积累四字词语: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
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以讨论或者是辩论的方式理解小彼得怎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 观察插图,想象当时彼得的内心想法,把他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插图下方。
|
第六单元各课知识点及学习策略
课题 |
知识点 |
学习策略 |
21 太 阳 |
1学习多音字“差”,背诵最后一段。 2了解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所运用的列数字、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 3掌握第四小节中过渡句的特点和作用,认识并了解分号、顿号的运用方法。 |
结合自己收集的学习资料,在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了解说明方法及分号、顿号的运用。 抓住5个“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当堂背诵最后一段。 结合所学的《赵州桥》,复习过渡句的特点,尝试在日记中运用。
|
22 月球之谜 |
1 结合课题,学习质疑,抓住有关语句释疑。 2掌握月球的特点,积累有关描写月亮的词句。 3留意第二、四小节,了解冒号的解释、说明的作用。 |
通读课文,了解月球的特点;抓住文中带“?”的句子,细读感悟,结合课外资料,了解月球之谜的内容。 运用上一课所学习的知识,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
1了解网络的特点和作用。
2积累四字词语和比喻句。
3结合实际和同学交流上网的收获。 |
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巩固冒号、顿号的运用知识,留意文中多处使用叹号的表达效果。 以讨论或辩论的方式交流上网的收获及有关注意事项。 围绕“我与网络”这个主题写篇日记,要求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
24 果园机器人
|
1结合课文有关语句,概括机器人的特点。
2理清写作思路,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与读者的无声交谈)。 |
在自主阅读中,总结机器人的特点,和同学交流自己感到有趣的地方。 留意第2、3小节中出现的“你会想……”,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习作者“谈天式”的写作风格。 和同学讨论并在日记中写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的特点,注意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式和说明方法。
|
第七单元各课知识点及学习策略
课题 |
知识点 |
学习策略 |
25 太阳是大家的 |
1掌握“彤”的读音,背诵诗歌。
2结合21课内容,理解第二小节内容,仿写诗句。
3交流阅读感受,感悟诗歌要说明的道理。 |
读中理解并背诵,与同学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诗句,学习仿写或创编诗歌。
|
26 一面五星红旗 |
1为感人的句子写批注。
2 分析老板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外在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方法。 |
在阅读中,找出与“五星红旗”有关的语句,边思考边写批注。 重点感悟第7、10小节,抓住描写“我”的动作的词语,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其情感。 尝试在日记中运用本文写法,通过描写人物外在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 |
27 卖木雕的少年
|
1练习用自己的话归纳主要内容。
2结合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当时的想法。
3积累四字词语。学习本文详略得当,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特点的写作方法。 |
通读全文,根据课文语句提出问题,在细读有关文段中,积累词语,想想说话。 着重品读第6、9、11、13小节,学习作者如何描写“我”的心理活动,借助描写少年的神情和言行表达其特点的表达方法。 创设语境运用四字词语,写几句话夸奖少年。 |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
1学习多音字“载”,练习用四素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初步了解通讯稿的写作特点,激发了解新闻时事的兴趣。
3学习关联词和冒号、分号的运用。
|
在独立阅读、思考的基础上,以交流、讨论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细读第3、4小节,学习关联词“一……就……”及冒号、分号的运用。 尝试当“新闻报道员”,用简练的话语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在今后课前演讲中可以练习播报新闻时事。
|
第八单元各课知识点及学习策略
课题 |
知识点 |
学习策略 |
29 古诗两首 |
1背诵古诗并了解大意。
2收集并讲述与古诗内容有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
结合自己收集的学习资料,在阅读、理解诗句的过程中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 收集并讲述民间故事。
|
30 西门豹 |
1结合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把握人物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西门豹的办法的巧妙之处,积累四字词语。 |
通读课文,在了解文中人物特点的基础上练习扮演故事内容,结合相关语句评议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运用四字词语,为书P127的插图写文字说明。 |
31 女娲补天
|
1结合课题,用扩句的方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用自己的话复述女娲补天的过程。
3学习文中数量词的运用。(一个窟窿,一眼泉水,一个大盆)
|
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神奇。
找出描写生动的语句,学会欣赏。
练习复述课文,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
32 夸父追日
|
1结合课题,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欣赏描写生动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读后感,体会夸父的精神。
3学习词语的搭配。(又红又亮的火球,金色的光辉,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味道鲜美的桃子)
|
在自主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并表达夸父追日所表现的精神。
结合具体语句,说明神话故事的奇妙之处,初步掌握编写神话的要求和方法:大胆合理地想象,夸张、生动地表达。
选择一个神话、传说讲给大家听,并说明喜爱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