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9-07-20 08:57:48

   2检查自读的情况。
三 质疑问难,理清思路。
   1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及内容,或提出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2归纳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①清明节是怎样来的?清明节是纪念谁的,纪念什么?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解决“清明节是怎样来的”问题。
四 理解割肉奉君的意义。
   ①简介当时各国征战的历史背景。
   ②讲述晋文公统一中原,成为春秋五霸的故事。

五 再读课文,调动积累,理解“清明”内涵。

            第二课时
一 指导读书,深入理解,品味“清明”内涵。
   1读第一段,随机处理“传统节日”“感人肺腑”等词。
   2(读2――8段)了解清明节传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引导学生理解重耳为什么感动,边读边想象重耳饥饿难挨的情景。
    ②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君臣的对话。重点理解介子推的话“做治国安邦的清明国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内涵
    ③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一一回绝”“放声恸哭”所表达的内容,认识介子推拒绝做官,不图回报的高风亮节。
    ④读读、议议,“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意思,说说你对介子推的认识。
    ⑤指导学生默读,注意“寒食节”与“清明节”纪念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晋文公下令定了二个节日,为什么只有“清明节”成为传统节日?这说明百姓崇尚什么,追求什么?
    ⑥联系“清明”前后的气候特征及自然景象,联系老柳树死而复活的样子,再体会“清明”的内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