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下人家 》教学设计
《 21乡下人家 》教学设计
沙坪一小 刘富开
教学设计的理念: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不能以教师的思维而取代学生思维,所以,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读自悟,说一说感兴趣的景色,抄一抄优美的句子。关注他们情感的生成、个性的体验和生活的联系。
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视的是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新课标提出这一学段的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等要求。所以在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应同时进行词语的运用,朗读的训练,写法的提炼,使人文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道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1、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示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2、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作家陈醉云先生走进了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领略了乡下人家那独特迷人的风景。(板书:独特、迷人)
2、谁来说说什么是“独特”,什么是“迷人”呢?
3、是呀,那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生答,师板书:屋前 瓜架;门前 鲜花;屋后 春笋。)
4、指图,师:你看,屋前那别有情趣的瓜架,门前盛开的鲜花,屋后探出脑袋的春笋都是那么的富有诗情画意,真是独特迷人呀!难怪作者说———(出示中心句,生读)
二、讲读3—6自然段。
(一)初读3—6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二)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讲读3—6自然段。
讲读第三自然段:(板书:院中 鸡)
1、屏幕示第3自然段。
2、在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里看出“独特、迷人”?
4、引导学生理解下列句子。
A.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理解“照例”一词。
通过句子对比,领悟乡下人家喜爱鸡的情感。
B.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领悟拟人的写法。
讲读第四自然段:(板书:河中 鸭)
1、屏幕示第4自然段。
2、在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里看出“独特、迷人”?(生答)
3、引导学生理解下列句子:
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他们也从不吃惊。
讲读第五自然段:(板书:门前 吃饭)
1、屏幕示第5自然段。
2、在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里看出“独特”?(生答)
3、引导学生理解:因吃饭的地点独特,而有独特的“天高地阔”的景色。
(板书:天高地阔)
讲读第六自然段:(板书:夜晚 纺织娘)
1、播放“纺织娘”的叫声,让学生体味乡村夜晚的寂静。
2、理解“月明人静”的含义。
3、分角色朗读,感受意境。
三、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了这些普通平凡的事物上也蕴含着美。所以作者由衷地发出了感慨——(生齐读中心句)
四、作业布置 (课件示)
1、课文写的多优美呀,你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吗?试着背背自己喜欢的内容。
2.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五、板书设计:
屋前 瓜架
门前 鲜花
21乡下人家 屋后 春笋
(独特迷人) 院中 鸡儿
河里 小鸭
门前 吃饭 天高地阔
夜晚 纺织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