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
18 、《盘古开天地》(2009年11月)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沙坪一小 李艳兰
课时目标:
1、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2、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激起阅读神话传说的兴趣。
设计理念:
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轴,挖掘语言训练点,多渠道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初步
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并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你知道吗?
师:这些故事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2、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神话中的人物——盘古,学习他“开天地”的故事。(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
2、师:同学们读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三、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2、品读句子“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3、积累:反义词,近义词 出示
四、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1、体会盘古顶天蹬地的艰辛,颔会神话的神奇。
2、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3、盘古他累了,怎样?(倒下)学生坐下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请同学认认真真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一定会发现更多精彩而神奇的画面。
4、师生合作朗读第四自然段。
5、激发想象: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6、积累好词 。
7、激发想象:盘古的身体的其它部分还会变成什么?
8、让我们一齐来称赞一下盘古。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9、小结课文,指导复述。
五、升华感情拓展延伸
同学们,真的有盘古这个人吗? 是的,这是个神话,盘古这个人是不存在的,以前,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有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人民就创造了很多有趣的神话,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他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
六、作业
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结束语:我们再来记住这个伟大的盘古,读最后一段。记住这动人的故事,读题。
附板书:
18 、盘古开天地
伟大
熟睡-------醒后-------天地分开后---------倒下后
抡、劈 顶 蹬 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