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2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7-17 09:35:34

一、教学分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图文结合,适宜儿童阅读。这是一节低年级的课,所以更应该还课堂以童真、童趣。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课堂上一般要多采用一些直观形象的形式去代替理性的分析和讲解。在本课的设计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尽量采用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调动他们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图文结合,读一读,演一演,理解课文,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知道青蛙是有益的动物。

 3.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有益的动物。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蛙在成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四、教学媒体的运用

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自制的和收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本课课件穿插于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1.导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蝌蚪的外形,引导学生抓住小蝌蚪的脑袋、身子、尾巴的特点观察并说话,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对小蝌蚪的外形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引导说的过程中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感知课文时,结合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使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当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及形体变化。

3.理解词语“迎上去、追上去、游上去”时,以课件演示动画,使学生体会领悟这三个词的区别。在认识青蛙特点时,以课件出示图片,了解青蛙的形体特点,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五、教学过程

 

()猜谜语,导入课文。

1.引语: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猜猜它是谁?

  【课件演示】说谜面:大脑袋,园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叫,抓害虫,顶呱呱。

2.交流,说谜底。(板书:小蝌蚪)

3.【课件演示】课文插图一

这就是可爱的小蝌蚪,可是这群小蝌蚪找不着妈妈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帮助小蝌蚪去找自己的妈妈。(板书:找妈妈)

4.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演示】播放录音,要求大家听完故事后想一想,说一说

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依次遇到了谁?

⑵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的妈妈是谁?

2.指名反馈。

【课件演示】相应的动物图片。

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依次遇到了谁?(板书:鲤鱼、乌龟)

⑵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的妈妈是谁?(板书:青蛙)

3. 【课件演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质疑: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差远了,青蛙怎么会是小蝌蚪的妈妈呢?

(三)了解小蝌蚪的样子。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断地长大,它的外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小蝌蚪最初长什么样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课件演示】课文插图一和练习

学生口头回答,教师补充。

        )脑袋,(        )的身子,尾巴(      

4.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5.抓住“快活”,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高兴地)

(四)继续学文,理解内容。

1.图文结合学习遇到鲤鱼部分。

导读:原来,小蝌蚪长大了就是青蛙呀!可小蝌蚪圆圆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怎么不见了,就成了青蛙呢?

【课件演示】课文插图二,

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小蝌蚪和原来的小蝌蚪有什么不一样?

⑵指名反馈,朗读第一句话,指导读好“游啊游”。 (板书:长后腿)

⑶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指名反馈:问妈妈在哪里、迎上去)

⑷报名上台表演。(理解“迎上去”,指导朗读小蝌蚪问的话。)

⑸教师扮演鲤鱼的妈妈,回答学生的问题。

⑹提问:从鲤鱼妈妈口中,小蝌蚪了解到妈妈的什么特点?(集体反馈:四条腿、宽嘴巴)

⑺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图文结合,学习遇到乌龟部分。

【课件演示】课文插图三

   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变化。

⑵指名反馈,并朗读第三自然段。(板书:长前腿)

⑶小蝌蚪遇到乌龟时,又是怎么做的?(学生反馈:追上去喊妈妈)

⑷引导学生区分“迎”和“追”。

⑸小蝌蚪为什么会叫乌龟妈妈?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不是)那乌龟是怎么对小蝌蚪说的?(指名读一读)

⑹指导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

3.图文结合,学习课文45自然段。

⑴教师:小蝌蚪一开始为什么会认错妈妈?

⑵引导:是啊!一开始小蝌蚪不知道自己的妈妈长什么样子。现在知道自己的妈妈长什么样子了吗?(学生结合23自然段你,用自己的话说说青蛙妈妈的特点。)

⑶指名反馈。(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两只大眼睛,身披绿衣裳)

⑷根据这个特点,小蝌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大家一起读一读课文45自然段

【课件演示】课文插图四和文字: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⑸找到妈妈时,小蝌蚪心情怎样?(读文)

⑹读句子:“他们后退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⑺报名上台演一演,其余同学感情朗读,体会“蹬”“跳”“蹦”的动作表现。

⑻这时候的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反馈,板书:尾巴变短)

⑼导读:所以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_______”

⑽指名读最后一段。

⑾从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青蛙的尾巴不见了,能捉害虫,保护庄稼。)

【课件演示】课文插图和文字: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五)说蝌蚪的变化。

1.教师导:小蝌蚪变成青蛙是有一个过程的,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老师的板书用下列词语说一说。

(先……然后……接着……最后……)

【课件演示】小蝌蚪成长过程的图片和文字:先……然后……接着……最后……

2.集体反馈。(可一边叙述一边带伴随表演)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然后长出两条前腿,接着尾巴变短了,最后变成一只披着绿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的青蛙。)

(六)课时总结。

1.你们喜欢青蛙吗?你能夸夸它吗?

2.是啊,长大了的小蝌蚪是不捉害虫的小能手,帮了农民伯伯不少忙,我们要关心,保护他们!

 

六、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长后腿    长前腿      尾巴变短

                                变                    小蝌蚪——————————————————青蛙

                                

        鲤鱼(迎)   乌龟(追)   妈妈(游)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