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导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13 18:33:09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重难点:
1、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导学试题: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课文记叙了哪三件事?

3、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四、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说想法。
2、师生交流资料。

3、生通读全文,读谁字音,读通句子,了解每段写了什么。
4、再速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对不明白的词句作上记号。

5、生质疑,大家讨论。
6、勾画出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的话。同桌对比读读课文中对毛主席的语言描写,再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教育。指导朗读。

7、默读第三件事,思考:毛主席说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毛主席的言行说明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教育?
8、引导学生明白本文在写人时,注意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来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教学片段:
点拨导读,侧重领会

1、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三件事的?作者借这三件事是要表达什么感情呢?(引导生深入学习课文)
2、读第一件事,提问:作者在这件事中,主要写了毛主席的什么?(语言)

    勾画出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的话。同桌对比读读课文中对毛主席的语言描写,再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教育。(关心群众生活)
3、读第二件事,画出课文中写毛主席语言的句子,再想想毛主席搞乱都包含着什么意思。(说明军民关系,这是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的原因之一,也表明毛主席不搞特殊化的思想作风。板书:不搞特殊化)

4、默读第三件事,思考:毛主席说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毛主席的言行说明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受到了什么教育?板书:密切联系群众。
五、小结反思:

    本文的教学,按照课文前的“导读”要求,安排学生自读课文,重点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你从毛主席在巫山的几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扣住具体的词句来体会。学生们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中体会到人物情感,也从中明白了作者抓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六、检测:

1、本文是按(                             )顺序写的?
2、课文记叙了(                 )(                 )(                 )三件事?

3、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七、板书:

 
                请乡亲碾米——关心群众生活

      毛主席在蒶花山  请乡亲喝茶——不搞特殊化
                      帮乡亲推碾子——密切联系群众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