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标点符号的应用 教学设计
标点符号的应用 2010、01
【点号及其形式】
名称 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问号 叹号 冒号
形式 、 , ; 。 ? ! :
【标号及其形式】
名称 破折 括号 书名 引号 连接 间隔 着重 专名 省略
形式 —— ( ) 《 》 “ ” — • .
— ┅┅
【考试热点】
1.概数中间加顿号 2.非疑问句用问号
3.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 4.“某某说”后标点不明
5.倒装句之间用句末点号 6.标号与点号错位
7.标点功用混淆 8.引号范围不清
9.停顿长短不当 10.标点与功能相同的文字并用
【具体讲析:】
一、 顿号:
表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一般为词、短语的并列,合起来做同一成分,句子间并列不能用顿号。
1. 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
(1) 他三十六七岁 距这里二三里 (2)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2. 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一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如:中小学生 省市领导 城乡交流 工农兵 调查研究
3. 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 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4. 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5. 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1)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2)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6. 并列成份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 新不水平。
补充:多层次的停顿,多半是第一层用逗号,第二层用顿号,第三层用“和”类连词。
如:与会专家认为目前知识分子工资偏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工资收入和非工资收入倒挂等问题十分严重。
8. 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9.同一层次的并列,前几个之间点顿号,后两个之间一般用“和”,顺序不能变。
如:A、B、C和D 这里有桃树、梨树和杏树。
10.互相包含的内容之间不能用顿号。
如: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市)。
11、分句之间不用顿号。如: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12、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用顿号。)
二、逗号
表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顿号停顿稍长些。
( 一)一般用法
1. 可以用在主谓之间,但一般有一定条件。
( 1)主语较长的 : 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他击倒了。
(2)强调主语: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3)主语后有语气词 你啊,还是那个老样子。
(4)变式句(主谓倒装句) 怎么啦,你?
(5)谓语是主谓短语 自行车,我骑出去了。
2. 用在动词与宾语之间, 主谓短语作宾语,前边可有逗号。
我曾想,蝴蝶会大概是云南所特有的自然环境的产物吧。
3. 用在句首状语后 眨眼间,他就把作业做完了。
4. 用在独立语后
据说,最美的城市应在山与湖之间。(注意:据说后面不能用冒号)
5. 用在部分关联词语后 但是,我还有话要对你说。
6. 用在后置定语前
我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历过的。
7.用介词“把”、“被”等 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与谓语联系紧密,一般不用逗号。
这些谬论都已被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胜利驳得体无完肤了。
8.有些并列的宾语既可以用逗号,也可以用顿号。
如: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广度、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敏捷性。
三、分号
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2、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洲、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四、句号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如: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如: 请您稍等一下。
2)句号的误用
1)看来,观众喜欢真实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如《高山下的花环》、《人到中年》等。(单看前一个句子是完整的,可以用句号,但“如……等”显然不是一个独立的句子,而是紧连着前边的。)
(2)尽管森林的破坏会给人类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但这在一切“文明”国家中又是不可避免的。(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后果”后边的停顿是复句内分句间的停顿,应改为逗号)
五、 感叹号
(1)如果有成份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
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2)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特别提示:
陈述句、语气平缓的祈使句 要用句号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和反问句、感叹句要用感叹号
六、 问号
问号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
注意 : (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承接较紧密的,中间可用逗号)。
a、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
b、到底怎么办?去还是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