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语文卷评析曾获县评析论文一等奖
(3)千门万户瞳瞳日, 。(《元日》)
(4)屠乃奔倚其下, 。(《狼》)
(5)《桃花源记》中交代源中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2.桓侯故使人问之( )
3.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 )
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15分)
1.(1)老骥伏枥, 。(《步出夏门行》)
(2) ,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
(4)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桃花源记》中交代源中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2.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3.及其日中如探汤( )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4—6题(7分)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4.上文出自课文《 》,其作者是明朝魏学洢。第一自然段中“东坡”指的是北宋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6.上文具体描写了“船头”和“舟尾”人物各异情态,其目的是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