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在活动中默会 There be句型教学案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8-11-13 20:51:26
让语言在活动中默会----There be句型教学案例
 
浙江宁波市象山文峰学校/仇惠敏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从某种意义说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默会过程。即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参与各种活动,通过自身的体验、感悟,逐渐掌握语言的过程。目前被很多国家采用的Task-based Approach(任务型教学途径),实际上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空间,能比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下面就“There be”句型教学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Activity One对教室稍作布置,谈论教室里的事物,如:There's a blackboard on the wall. There're some photos on the blackboard. There's a chair near the teacher's desk. There're two balls under the chair.等等。
Activity Two 利用黑板上布置的照片,要求学生用there be句型的肯定句式来谈论风景照里某地有某人或某物。(ie. There is a hill in the picture. There are many trees on the hill.)
Activity Three 听画练习,听一段描绘风景的短文,让学生边听边画。如:This is a nice picture. There's a river in it. On the river there's a boat. There're some children in the boat. They're boating. Near the river there's a tall tree. There're two birds in the tree. There're two cats under the tree. They're climbing up the tree. They want to catch the birds. I like the picture very much.
Activity  Four 提供两幅大同小异的画,要求学生找出两幅图画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用There be句型写出表达不同之处的句子。
Activity Five 谈论班级、年级、学校情况,引出句型How many...are there...?
Activity Six列表让学生两人一组问答学校的情况
2) Meimei has a nice pencil-box.There's a ruler,a pen,an eraser and some pencils in it.
3)Lucy and Lily have a nice bedroom.
There're two beds,two desks,two chairs,two lights and some other things in it.
先让学生说,说熟练了以后让他们作比较,找出不同之处。
思考:让学生在语言交流活动中默会,这就对教师的活动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课例就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的:
一、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本课例设计了九个活动,形式各不相同,有的谈教室,有的谈学校里的事物和人,有的谈风景照,还有谈画和广告设计等,学生在各个活动中的角色各不相同,对学生来说都很有趣味性。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要求,但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而且任务要求层层递进。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在步步提高,从简单的听说到听画,从调查到报告调查情况,并对调查到的情况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然后提出自己的设想。
二、注重活动的可操作性
活动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学生才能很快地进入角色,在活动中有话可说,有意见可发表,有助于主体能动性的体现,有助于活动的成功。如调查同学家庭的情况,各个家庭的情况各不相同,学生对这些事物既熟悉又感到新奇,参与的热情很高。
三、注重活动的实效性
活动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可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与学习中,确保学有所用。无论是听说练习、听画练习、调查报告,还是广告设计,都能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学得知识并又把知识付诸于实践,真正实现“由实践中来,并运用于实践”理想的教学境界。
四、注重活动的自主性
活动中要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提出他们想了解的内容,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小组合作来实现他们的目的。如调查中留给学生自由提问的空间,调查完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都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五、注重活动的探究性
活动中要注重探究性学习,眼光要放远,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如广告设计与设计心目中理想的家园,这两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就非常符合当代初中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成为整堂课的亮点。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