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第六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9 15:00:42
(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
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12. 歌曲《我心爱的小马车》的节奏较复杂,音程跳动大,因此有相当难度(指学谱),所以本歌主要采用听唱法学唱。
13.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要求: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
设问:你听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
(2)听录音范唱。

要求:你能把你印象最深的几句模仿唱一唱吗?
(3)跟随录音、看着歌谱哼唱歌曲。
(4)相互交流已经会唱的几句。
(5)重点解决几句难唱的歌曲,教师给予指导纠正。
(6)完整地唱全歌。在间奏上,鼓励学生随音乐即兴表演(骑马、扬鞭、走崎岖山路……)。
(7)歌曲会唱后学唱曲谱,要求能流畅地唱谱。
(8)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音乐。
(9)完整地表演歌曲(唱,演,伴奏)。

14.创作4小节自己的歌(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
①用 八个音。
②用 四种节奏型。
③4小节长度。
(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
(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
(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15.教学小结。

第三课 童 趣

教 材 分 析

1.歌曲《猜调》
这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对歌曲由一个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小乖乖”开始,引出一连串排比式问句。“什么长,长上天……”,连珠炮似地向对方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全曲从最高的“ ”音开始,一直到最低音“ ”结束,速度加快,9个小节一气呵成,几乎让人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考的余地;答句同样显示出思路的敏捷、语言的准确和丰富的生活知识。
歌曲的旋律采用六声徵调式,音域在十一度以内。旋律与歌词的配合天衣无缝。全曲节奏紧凑,自第3小节起不断将第2小节的旋律变化重复或加花。9小节的旋律流利酣畅。尾部旋律加装饰音后,更表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

2.管弦乐《木偶的步态舞》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于1910年为其爱女写了题名为《孩子们的角落》(也译作《儿童乐园》)的钢琴曲集,包含六首小曲。《木偶的步态舞》是曲集中的最后一首。曲中大量运用切分音和带顿音的八分音符,这是美洲黑人糕饼舞音乐的常用节奏,因此这首钢琴小曲成为欧洲音乐作品中吸收黑人舞蹈音乐的先例。乐曲正以此描绘一个红眼黑面、毛发耸然、外形奇特的黑人小木偶跳舞的滑稽形象。
    3.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具有民歌风味的儿童歌曲。歌曲以短笛的吹奏叙说了家乡的美景,赞美了生活的幸福,富有童趣。歌曲为2/4拍、羽调式、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四个乐句各为4小节,其中第三乐句仅三小节,节奏紧凑,曲调欢快跳跃,并运用了顿音的唱法,形象地模拟了银铃般的清脆笛声,悠扬动听。第二乐段共有五个乐句,第一、二乐句采用了切分音和顿音,使得音乐舒展和跳跃,每句句未呼应式的手法表达了孩子的欢乐喜悦的心情。第三乐句只有三个乐节,旋律以模进的手法逐渐地把歌曲推向高潮,第四、五两个乐句是前段的第三、四乐句再现,最后的悠扬的笛声结束在“6”的主音上,抒发了对家乡甜美生活的赞美之情。

4.歌曲《摇船调》
这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歌舞曲。歌曲采用了问答对歌的形式。采用4/4拍,五声宫调式,音域在九度以内,旋律流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每句为两小节,歌曲一开始的四个问句采用了第一、二两乐句的旋律完全重复,仅在末尾加以变化,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在相互对歌时活泼、欢乐的情景。紧接着歌曲又加入了3小节的衬词和1小节重复句,更增强了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节奏明快、紧凑,体现了客家儿童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
2. .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3. 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难点: 1.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
3.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4.分句学唱:
(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
 当曲调唱熟后,再把歌词唱好,注意后十六分音符与前十六分音符的准确。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学唱时注意乐句的完整性。这三个乐句,建议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视唱法学习曲调与歌词。然后完整地唱第一乐段的歌曲。
(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
5.歌曲处理:
(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 ”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
(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
(3)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6. 《猜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

7.聆听《猜调》。
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
  8.再听《猜调》。
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9.复听《猜调》。
  10.分析小结: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
  11.提出要求: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图书馆去找,也可以自己编,我们下节课交流。

12.音乐知识:反复跳跃记号
⑴.反复记号的一种形式。反复记号有许多形式,当乐谱出现重复时,而在最后结尾处略有不同,往往在反复时跳过不同的小节,这就是反复跳跃记号。
⑵.这一音乐知识,在学唱《一支短笛轻轻吹》时结合歌曲学习讲解并实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