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和雪橇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
第九课 马车和雪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学会二声部歌曲《铃儿响叮当》,体验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并能与同学协调配合,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合唱这首歌.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时声音的和谐统一.
教学准备:
CAI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1,CAI播放圣诞节的钟声和音乐,学生闭眼聆听,感受圣诞节气氛.(教师偷偷在几位学生座位底下放"礼物")
2,交流:听到这段音乐,脑子里出现了什么画面
三,歌曲学唱.
1,师:刚才圣诞老人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看到我们正陶醉在音乐中,于是他悄悄地在几位欣赏音乐最专注的同学的座位底下放了一份"圣诞礼物",收到礼物的同学拿着你们的礼物快速地跑上来吧.
2,展示"礼物"
师:原来圣诞老人给我们送来了好听的旋律,请你们唱唱好吗 (CAI出示旋律)
(上台来的学生分别视唱旋律,然后分组合唱旋律)
3,填上歌词合唱,并进行发声练习.
4,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5,再听歌曲,用身势节奏参与律动.
6,分组自由视唱歌谱.
7,教师弹钢琴,分组随琴唱谱.
8,高声部唱词.
9,低声部随伴奏唱谱,随琴唱词.
10,合唱歌曲.
四,参与表现.
1,出示打击乐器:三角铁,串铃,铃鼓.
学生自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集体表现.
个别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部分学生用身势动作律动;其余学生合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随乐跟唱《邮递马车》,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同时能用身势动作或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
能认真听赏《雪橇》这首乐曲,能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联想到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教学重点:
在听赏活动中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自编节奏参与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CAI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铃儿响叮当》
三,唱一唱
1,分组分声部自由唱谱.
2,合唱歌谱.
3,合唱歌词.
四,听赏与跟唱《邮递马车》
1,CAI播放马车声响,学生猜出是马蹄声.(揭示歌曲名《邮递马车》)
2,初听歌曲,交流歌曲情绪.
3,用打击乐器参与伴奏.
1)学生讨论根据歌曲表现的情境选择哪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比较合适.
2)播放歌曲,学生自主选择打击乐器,自编节奏尝试为歌曲伴奏.
3)教师记下学生为歌曲伴奏时的节奏音型.
4)再次播放歌曲,学生用固定音型为歌曲伴奏.
4,用身势动作参与伴奏.
1)出示身势节奏谱,播放歌曲,学生随乐自由练习身势节奏.
2)集体用身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5,跟唱歌曲.
五,听赏《雪橇》
1,教师介绍乐曲.
2,初听乐曲,CAI出示三幅图片,学生听后按乐曲所表现的意境排列三幅图的顺序,并说说排序的理由.
3,复听乐曲,简单分析乐曲每一个乐段的旋律特点和力度变化.
4,再听乐曲,随乐哼唱.
六,总结全课.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