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十一册音乐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22 08:42:44

第十一册音乐教案
课题 第一课   中国民歌(之二)——少数民族民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简介少数民族民歌
 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一组民歌,在感受少数民族民歌那多姿多彩的同时,加以增进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智能目标 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 了解少数民族民歌特点与风土人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少数民族民歌那多姿多彩
 教具 教学录音带、录音机
教  学  过   程 案例补充
导入 同学们,我国有几个民族?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无论人口多少,都拥有自己本民族创造和继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文化。而民歌则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内容 教学提问 

教学过程
 1.欣赏:第一次欣赏少数民族的民歌,应着重在感官体验上,从风格各异的民歌中来感受它的特点。
(1).选择对比明显的民歌,比如:《牧歌》、《喀什的春天》、《把瑭连着北京》、《五指山歌》、《瑶家门前一道泉》,要求学生初步感受每首歌的不同风格。
   《牧歌》是内蒙古昭写达盟典型的长调民歌。低回婉转的旋律犹如撒在草原上点点如银的羊群。,展现了草原的美丽、辽阔。
《喀什的春天》是维吾尔族民歌。旋律活泼跳跃,表现了维吾尔那种热情奔放的性格。
  〈〈巴塘连这北京〉庆注了边疆人民对首都北京的向往,唱出了西藏人民对党的热爱之情
〈〈五指山歌〉黎族民歌。是一首当年黎族人民怀念红军的革命民歌,充满浓郁黎族海南民间音调。
 
 
  

教学
过程  2.听唱:听唱上述五首歌的旋律,感受不同的风格。
3.欣赏第二首欣赏少数民族民歌。
4.从感官欣赏进入情感体验,边欣赏边分析各族民歌的特点。
5欣赏:第三次欣赏的重点放在从听辩民歌不同的风格中来区别他们各自属于哪个民族。
 
 

活动

练习 1.找出每一短句的拍号与小节。
2.找出每一短句的骨干音。
3.复习E大调音阶。
4.拍打节奏。
5进行二声部视唱练习。 难点:拍打节奏。在6、7小节,衔接紧凑。与二部合唱。 
教学
后记 
通过欣赏一组民歌,在感受少数民族民歌那多姿多彩的同时,加以增进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课题 第2课   七色光之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认识并学会演唱波音与滑音。
 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让学生从那活泼欢快的旋律中去领悟长大后要去创造多姿多彩的生活。
 智能目标 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教学难点 学会演唱波音与滑音
 教具 教学录音带、录音机
教  学  过   程 案例补充
导入 装饰音是用来装饰旋律的主要音的旋律型。在记谱中装饰音用特殊的记号和小音符来标记,演唱是它的时值计算在前面音符的是值内。下面介绍波音和滑音。 

 教学内容 教学提问 

教学过程
 1音乐知识:采用先感受后认识的方法认识波音与滑音。并从中找出规律即波音是把本位音一分为二,在其间加入上方或下方辅助音而成,进而介绍上下波音。
2介绍滑音。介绍方法可以参照波音的介绍方法。另外,在“唱一唱”这条练习中,注意下滑音要顺着它的音势向下滑行到另一音。避免发生怪音。
3学习歌曲《七色光之歌》。
1) 拍打节奏。
A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B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2)视唱二部合唱练习(歌曲中的二声部)。
3)视唱B段旋律。
4)听音练习:用A段的前八小节。
4歌曲处理。
1) 速度:稍快。
2) 力度:变化应较大一些可以形成对比。

 1问:你听到海鸥在干什么?
2问什么叫副旋律?
3问副旋律的作用是什么?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