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全册教案
综合训练为旋律写作练习,要求一首短歌最后一句歌词谱写旋律.
三 欣赏
1 <<阿玛勒俄>>是流行于西藏拉萨等地区藏族传统歌舞”囊玛”中的歌曲段落.包涵歌曲的”囊玛”常为”引子—歌曲—舞曲”的结构形式.其中的歌曲旋律典雅,节奏舒展,与急速欢快的去段落形成鲜明的对比.
2 <<阿细跳月>>,在一些节日或农闲的乐夜里,居住在我国云南弥勒西山的彝族阿细人,常常聚集在空旷的草地上和树林里举行民族传统舞会—跳月.参加条约的大都是些青年男女.
[教学重点]
歌曲中应着重于歌曲的意境表现,把撒尼儿童在音色的月光下欢快的歌曲场景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除变换拍子外,应注意唱好倚音与反复记号.
[教学构想]
采用启发式,比如综合训练必须在视唱识谱的基础上,把现有的三句唱熟后,根据前三个乐句进行发展,可以推断出它的结束音是do.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 学唱歌曲<<转圆圈>>
二 综合训练
[教学要求]
一 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彝族儿童嬉游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
二 按歌词写旋律,发展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歌曲四三拍与四四拍的变化个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加以引导,一边学生更快的掌握.
[教具 媒体使用]
教材 录音机 钢琴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 师生问好歌
三 发声练习
小黑板出示
四 教授新歌
1 简介一下歌曲.
2 齐读一下歌词,让学生了解歌曲要表达的是什麽.
3 观察歌谱 提问 歌曲是什麽调的? 歌曲是几几拍的?歌曲的风格是什麽?
4 听范唱
5 出示节奏,先让同学自己打,
6 老师示范纠正,再让学生打节奏.
7 各自用竖笛辅助识谱,
8 老师弹琴伴奏,学生轻生的唱谱.
9 老师随时纠正.
10 加入歌词,演唱
11 老师范.唱
12 学生一起唱,分组唱.
五 综合训练
1 先看一下歌曲,把歌曲原型唱一下.(唱谱)
2 加入歌词演唱.
3 提出要求为歌曲填写缺少了的旋律.
4 老师可提示学生,课从已有了的旋律中找.
5 找同学出示自己填写的旋律.
6 从同学的练习中统一一个答案.一起唱.
六 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 歌曲<<转圆圈>>的处理.
二 欣赏
1 阿玛勒俄
2 阿细跳月
[教学要求]
一 通过学唱和欣赏本课作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各族民歌,民间音的丰富多彩.
二 通过歌曲处理,掌握好二拍子与三拍子的节奏,能表现出孩子们在皎洁如银的月光下嬉戏游玩的快乐情景.
[教学重点]
由于歌曲中速度的变化与延长音记号的运用,指挥将是统一歌声的重要手段.
[教具 媒体使用]
教材 录音机 钢琴
[课型]
综合
[教学过程]
一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 师生问好歌
三 发声练习
四 歌曲处理
1 首先把歌的节奏唱好.
2 读歌词,体会歌的意境,应唱出儿童在月光下跳舞的景象.
五 欣赏
1 提问:我们欣赏过那些少数民族的民歌?
2 欣赏<<阿玛勒俄>>.每段的结尾有和特点?
3 复听
4 再听时,可让学生随录音哼唱,使他们对藏族民歌的音调及风格有深刻的感受.
5 欣赏<<阿细跳月>>.提问:乐曲的演奏形势是独奏还是合奏?你听到了什麽乐器再演奏?
6 再听一次.提问:乐曲旋律有那几个主要音组成?旋律有和特点?
7 分段欣赏,对乐曲作进一步的感受.
8 复听<<阿细跳月>>
六 总结
第三课 土拔鼠
[教学内容]
一 歌曲<<土拔鼠>>
二 综合训练
三 欣赏 <<欢乐颂>>(重唱,合唱,管弦乐)
[教学要求]
一 启发学生运用柔和,连贯的歌声和悠长,平稳的气息.唱出各种主人公对图半数的爱怜,亲切的情感.
二 初步接触三声部合唱,要求保持音准和节奏整齐.
三 让学生在听与唱的实践中,感受两种调式的不同色彩.
四 通过本课歌曲的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德国音乐大使贝多芬的生平和创作.
[教材分析]
一 歌曲 <<土拔鼠>>
歌曲是贝多芬在1789年—1792年创作的歌曲之一.者收割是根据大诗人歌德同名诗而谱写的.当时人们又随身带土拔鼠到处流浪的习惯.者首歌曲表现了流浪者和土拔鼠相依为命的情景.
二 综合训练
训练(一)中的(1)是一首合唱发声曲,是捷克作家德沃扎克<<第九交响曲>>中第二乐章的一个音乐主题,旋律优美,深情并带有忧伤情绪,抒发了作者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训练二是通过听与唱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和辨别大,小调式的不同色彩.
三 欣赏
<<第九交响曲>>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是世界音乐宝库中最宏伟的作品之一.贝多芬从1817年开始创作词曲.到一八二三年才完成.当着不骄想区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次演出时,听众热烈的情绪如火山爆发,无法抑制.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创作生活的总结.他再者步不朽的作品种表现了自己曾说过的,我的艺术只应该为穷苦的人服务”的是全人类团结友爱的理想,表达出人民对和平,自由,平等的愿望.
[教学重点]
综合训练一必须放在<<土拔鼠>>教学完成后进行,由学生自己打出音乐情绪及旋律进行上的共同特点,教师课作适当的启发指导.
[教学难点]
六年级的部分学生将先后进入变声期,这是他们的声音不像以前那样明亮,高音唱不上去,有的学生声音变得有点哑,所以练声的时候应让他们轻声的唱,以减轻声音的负担.
[教学构想]
视唱时,注意弱起的分节,分句.在分解分句处须用急吸换气.
[学情简析]
对于处在变声期的孩子,教师要适当的想他们介绍一些嗓音保护的常识,解除他们不必要的顾虑.在歌唱是适当减少练唱的时间.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