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音乐复习提纲 (二)
(2)、旋律——旋律也称做“曲调”。客观存在是由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组织起来的。旋律的进行方式有:上行、下行、平行三种。
(3)、和声——多声部音乐同时发出的整体音响。它对音乐的色彩、情绪、形象刻画有重要作用。
(4)、音色——人的嗓音或各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质叫做音色。个体的或相同属性的音色被称做“单一音色”或“单纯音色”;不同属性的音色结合在一起被称做“混合音色”。
(5)、力度——音乐中的个别音或音乐片断的强弱程度。
(6)、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程度。
(7)、调式——音乐中以一个主音(核心音)为中心所形成的乐音体系称做调式。西方音乐常用的调式为大调式和小调式;我国音乐常用的调式为五声调式。
由主音到另一个主音,由低向高或由高向低顺序排列即构成调式音阶。
(8)、曲式——音乐的结构形式叫做曲式。
(9)、京剧发展的历史简况
清代初期,昆腔、京腔盛行北京。
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相继进京。
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名演员辈出,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名重一时。
光绪年间,京剧艺术初步形成,谭鑫培、王瑶卿做出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了京剧现代戏。
(10)、囊玛——藏族的传统歌舞,由引子、歌曲和舞曲组成。歌曲的旋律典雅、节奏舒展,与欢快的舞曲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伴奏乐器主要有:笛子、札木聂、扬琴、串铃等。
(11)、堆谢——藏族的民间歌舞。堆谢的音乐分降谢和觉谢两种。降谢较慢,抒情悠扬;觉谢较快,轻快活泼,气氛热烈。其伴奏乐器产主要有:笛子、札木聂、二胡等。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